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人坐飞机直奔旅游目的地,提前在当地租车行订好汽车,落地就能取车开启旅程……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境外落地自驾游爆火。然而,境外租车虽然更省时省力,但稍不注意也容易踩“坑”。
11月5日,成都市民霍先生向封面新闻记者反映,其在境外旅游时,通过某租车平台在当地一家道乐租车行(Dollar Car Rental)租赁了一辆汽油车进行自驾游;并在门店购买了“全额保险”。由于不了解当地情况,霍先生在使用中把汽油车误加了柴油;万幸及时发现,并未造成汽车发动机损坏。事情发生后,租车行称原保险自动失效,并且要求霍先生支付维修、车辆管理、道路救援等费用合计人民币6000余元。
霍先生称,目前租车行已自行从其信用卡中扣除了相关费用,也未提供维修单据明细和保险失效的解释说明。记者随后联系到霍先生租车的平台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道乐租车行所扣除的费用均是合理的,他们也已在帮助霍先生向车行进行申诉,不过“申诉成功的空间不大”。
境外租车加错燃料
租车行判保险作废
还要再扣6000余元
据霍先生讲述,10月4日,他在道乐租车行珀斯机场店租了一辆汽油车,并在现场花费358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