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媒体:秦刚正在欧洲访问 美国舆论顿时紧张起来

环球网资讯13787人阅读

来源:补壹刀

执笔/刀剑笑

“坚毅”。

正在欧洲访问的秦刚,在首站柏林就给主要欧媒留下这样一个印象深刻的面容。

在与德国外长会谈和随后记者会上,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明确重申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严正驳斥欧洲计划制裁中企、对华合作“去风险化”等论调,并且清晰“讲述中国对世界做出的贡献”。

美欧一些媒体夸大炒作中欧之间的一些分歧,试图给这次访问附上一层“阴影”。

但欧洲驻华大使9日表态“对话总是好消息”,秦刚在柏林参访孔子学院并神态谦和地寄语“促进中德人文交流”,又都确保中欧围绕此访的主要目标和“共同期待”不被轻易带偏。

这个促进沟通与合作的基调,相信也会带到法国和挪威。

虽然中欧关系依然错综复杂,但按南华早报援引专家的说法,秦刚此访“恰逢其时”。

01

10日凌晨,我外交部网站“外交部长活动”一栏更新置顶图片新闻:

当地时间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参访柏林孔子学院并同中外师生交流。一张现场照片显示,秦刚面带微笑,寄语老师们“克服困难和挑战,坚持把孔子学院建设好,为促进中德人文交流做出贡献”。


秦刚参访柏林孔子学院

瑞士新苏黎世报,一家在欧洲影响力较大的德语媒体,密切跟踪着中国外长的访欧行程。不过,“促进交流”和神态谦和这些关键信息,该报记者都没去抓,而是径直突出秦刚在柏林展现的另外一面:

他以“坚毅的面容阐述中国对世界做出的贡献”。

新苏黎世报这样描述秦刚在与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会谈后举行联合记者会时的姿态和表现。报道说,短短一个月内中德外长的第二次会面总体氛围“平和”,但一些分歧甚至冲突点也可想而知。

记者会上,秦刚开宗明义,一开场就阐明这次访德主要目的“是为即将举行的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做准备”。在这点上,德国外长予以积极呼应,并以4月访华时与秦刚从天津乘坐高铁赴京做比,表示很高兴两国互动交流能够“保持高铁速度”。

北京和柏林之间政治交流“近期明显增加”,德国电视一台说。

但另一家德媒提出,交流增多背后的“错综复杂也可见一斑”。

首先就是俄乌冲突问题,贝尔伯克在记者会上抛出了一套令人匪夷所思的逻辑。

虽然也重复了“中国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官方辞令,但这位德国外长紧接着就整出一句:中方在冲突中“保持中立”就是站在俄罗斯一边。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9日刚抱怨西方国家“着了魔”,无论什么场合必谈俄乌冲突,而且必定就加入对俄制裁施压。看来德国外长这次也是一样。

但连别国保持中立都不允许?蛮横了点吧。

我外交部新闻稿显示,秦刚外长当场予以严正回应,再次清晰阐明中方对于乌克兰问题的看法以及劝和促谈等原则立场。


秦刚和贝尔伯克

其中一句,“希望德方发挥引领作用,为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提出具体方案”,还多少让人读出反将一军的意思:

别整天琢磨着拱火,好好想想怎么给高度复杂的乌克兰危机寻找解决方案吧。

当然,中德以及中欧关系的“错综复杂”不止于此。

记者会上,有媒体问及欧盟可能因对俄合作制裁中企的事。贝尔伯克据说也提到这个问题。

赶巧不巧,据称欧盟当地时间10日就将讨论第11轮对俄制裁方案,涉及制裁中企的内容就包含其中。

还有记者问到德方和欧方所谓对华合作“去风险”的说法。

同样凑巧的是,德国总理朔尔茨9日当天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恰好又搬出这套嗑儿,称来自中国方面的“竞争已经加剧”,他还附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观点,说欧盟应在不与中国脱钩的情况下“降低与中国关系中的风险”。

对这两个问题,秦刚外长也都分别予以驳斥。

坚决反对单边制裁,对此“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就是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

我外交部网站上都单独发布了回应详稿。

02

对话“总是好消息”,秦刚的访问是“欧中双方都欢迎的一步”。

即便存有这些分歧,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9日在北京仍然强调,欧方希望与中方恢复和加强政治、经贸和人员往来等领域的对话交流,并称秦刚访欧“是很自然的”。

南华早报9日一篇文章也在开头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点明:

中国外长本周对法德和挪威的访问表明中方寻求重建与欧盟的关系,而欧盟方面也正试图“从俄乌冲突的阴影中挣脱出来”。


外媒报道

如此一来,秦刚这次欧洲之行可谓水到渠成。

但欧洲亲美反华舆论对此显然不太乐见。

法兰克福汇报就特意提到德国财长林德纳访华行程被推迟一事。有报道说,秦刚外长在与贝尔伯克会晤时澄清,这是因中国财政部长日程突然有变,并称仍然欢迎林德纳尽快访问。

但一些媒体颇为心虚地自觉对号入座,猜测可能是因与林德纳同属自民党的另一官员3月窜访台湾,林德纳本人近期对华也有一些不当表态。

瑞士新苏黎世报立即趁机炒作,称中国这是在对德国采取双重战略:拉拢和惩罚。

当然,一见中欧沟通热络,美国舆论也顿时紧张起来。

中国“试图拉拢欧洲领导人”,纽约时报驻布鲁塞尔记者在中国外长抵达柏林当天发回报道,标题中就透出一股带着警惕性的酸味。

秦刚启程前,8日,我外交部发言人大致介绍访问安排,“加强对话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就下阶段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全面对表”“推动双边关系稳步迈上新台阶”是其中的关键词。


汪文斌

但纽约时报9日的报道,丝毫不提欧方和中方都已明确表达出来的这些共同期待,而是专门挑出乌克兰问题,并试图将中欧在该问题上的分歧夸大描画成这次访问的最大议题。

文章末尾,还特意关联最近中美关系“再遇寒冰”,以及加拿大无理挑衅遭到中方反制,那意思,很像是“提醒”欧盟:

别把队站歪了,得紧跟美加对中国示强。

其他一些美媒的报道路子,也惊人相似。

不过VOA的一篇最新报道对欧洲显得稍微“尊重”了一些。在挑动放大俄乌冲突问题后,报道最后特意提到:

一天前,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刚刚跟欧洲对外行动署秘书长萨尼诺通过电话,两人讨论了“进一步推进跨大西洋协调,以及对中国和“印太”地区采取一致态度的方法”。

虽然只有短短两小段文字,VOA还是特意提到舍曼“此前就曾表示”,美欧对华态度互补且日趋一致,美方承诺将和欧洲伙伴并肩,以“集体力量”来和中国打交道。

纽约时报对欧盟是拐弯抹角“提醒”,VOA则是直接喊话,但最终目的一模一样。

但正如美媒也注意到的,在首站柏林,秦刚就再次开诚布公地表达了中方对于欧洲战略自主的支持。相信这个态度在随后的法国和挪威,也将清晰明确传达出来。


秦刚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査道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中美博弈加剧之际,欧盟一些国家希望欧洲能够更多地坚持战略自主。

接待中国外长来访,“就印证了这一目标”。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欣瑜淑薇进四强,鲁德再胜鲁内,斯瓦会师玛雅,郑钦文与教练分手

网球之家 浏览 11733

理想MEGA交付视频被配哀乐,自称极氪车主的博主道歉,极氪发声明

三言科技 浏览 6370

普京接见朝鲜外务相 双方讨论了"敏感领域"合作问题

参考消息 浏览 49865

医学专家警告:到2050年,抗生素耐药或导致每年1000万人死亡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7695

不降价的蔚来也优惠了!最高降4万,ET5降到19.8万起?

Nice好车 浏览 7764

Phoebe Philo即将回归 极简风潮要卷土重来了吗?

VOGUE中国 浏览 9889

胡昌升当选黑龙江省长胡昌升个人资料介绍

趣看热点 浏览 89621

一起划水!东契奇10中3得7分7板7助 约基奇8中6得13分4板9助2断

直播吧 浏览 7850

这谁还说“杀马特”?十六代丰田皇冠Sedan版进口到店,造型典雅

闻车品百魅 浏览 7937

周杰伦被造谣出轨!好友曝夫妻俩相处模式,透露昆凌太乖惹争议

文艺圈娱乐号 浏览 8321

“小米收购恒大汽车”?官方回应

电动知家 浏览 6296

霍启刚回应患睡眠窒息症,发文报平安称自己很健康

网易娱乐 浏览 11229

印度富豪阿达尼风波后重当亚洲首富

环球时报国际 浏览 7945

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我们对台的承诺会变

环球网 浏览 57286

美中央司令部称向东地中海派舰艇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 6359

妹宝赵昭仪 闪闪惹人爱

时尚COSMO 浏览 7560

金正恩向普京致贺电 愿进一步密切朝俄战略合作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1463

Lisa个人及大吧账号被炸 杨颖张嘉倪受影响

星姐说娱 浏览 8871

中国大厂竞逐GPU,字节今年订购超10亿美元

晚点LatePost 浏览 11269

丰富个性化选择,吉利银河L7新增“星瀚绿”配色

天天汽车 浏览 7639

瑞银收购瑞信落定,美国地区银行依旧前途未卜,谁来接手?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14354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