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曲忠芳 北京报道
10月23日20时起,松延动力在京东平台正式开启其最新款人形机器人“小布米”Bumi的预售。Bumi机器人身高仅94cm,重量约12kg,限时价格为9998元,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款将人形机器人产品做到1万元以内的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之前,宇树科技、众擎机器等均已推出了5万元以下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如宇树科技于7月推出的轻量型产品R1售价3.99万元。而此番,松延动力不足1万元售价的Bumi甫一发布,就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
定价万元以下是在打“价格战”吗?为什么将产品重点押注在小尺寸机器人身上?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进展如何?具身智能领域在今年的“火热”是否会在明年“降温”?……针对业界这些“质疑”的声音,在预售开启之前,松延动力创始人、董事长姜哲源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并作出了正面回应。
“本身就不该那么贵”
姜哲源直言:“人形机器人本身就不应该那么贵。”他以智能手机、火箭发射等发展历程为例,认为人形机器人的价格下探是必然的趋势。他强调,Bumi的出现并不是“价格战”,而是在不同价格区间探索新场景,与价格战没有关系。“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现在还没有到要打价格战的阶段,我们是在探索新场景,定义新‘价格带’的产品。”姜哲源如是说道。
当被记者问及Bumi机器人为什么能卖到1万元以下时,姜哲源解释,这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采用了更轻量化、相比金属材质成本更低的复合材料,按照第一性原理,人形机器人的价格是可以降下来的,再加上Bumi重量仅1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