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科技巨头苹果公司一则消息再次引发行业聚焦。
苹果公司宣布,其在中国超过90%的生产制造环节已采用可再生能源,并同步启动了一项由供应链主导、规模高达十亿元人民币(约1.5亿美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基金”。这一系列动作,是苹果自2015年启动供应商清洁能源项目以来,在绿色能源领域持续加码的最新注脚。
然而,就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如火如荼、各大科技与传统车企纷纷下场造车之际,苹果却始终对“Apple Car”项目保持沉默,最终于2024年正式搁置了其独立造车计划。这看似矛盾的一幕,在新能源领域大手笔投资,却又坚决不涉足最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赛道,背后究竟隐藏着苹果怎样的深层战略逻辑?
苹果的“全产业链碳中和”战略
苹果此次新增的10亿人民币新能源投资,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气候目标的关键一步。苹果早已承诺,到2030年,实现其整个业务、生产供应链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碳中和。这意味着,不仅苹果自身的办公室和数据中心要实现零排放,其遍布全球的数百家供应商的生产活动也必须脱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