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资本市场对算力泡沫发出的警告不断,但英伟达CEO黄仁勋依然对算力产业的发展调高了预期。在近期一次访谈中,他预测AI推理即将迎来十亿倍的增长,并指出由AI增强的经济活动将催生一个每年5万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资本支出市场。
值得注意的,就在访谈前的72小时,英伟达与OpenAI正式达成战略合作,黄仁勋称这笔交易为“能想象到的最聪明的投资之一”。但也有券商分析师将这种交易模式比喻为金庸小说中的“梯云纵”——看似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实则这些资金又以订单形式流回自家口袋。这种左脚踩右脚的模式,使英伟达提前锁定利润。
面对这样的“算力激进者”,比起泡沫更担心的是错过,近一个月以来,如甲骨文、英特尔等厂商开始以订单、资金或股权方式与英伟达结盟,一个以美国企业主导的AI新生态正在酝酿。而在国内算力市场上,随着单颗算力芯片的焦虑逐步缓解,建立一个具有同样生命力和吸引力的生态系统也开始变得迫切。
生态竞争进入拐点
不断被抬高的需求正在驱动全球算力竞赛进入淘汰赛阶段。
在英伟达与OpenAI的合作中,计划建设高达10GW的AI数据中心,相当于部署400万-500万个GPU。这一规模足以令后来者望而却步。
更重要的是,随着大模型迭代速度加快,各个赛道涌现出了大量的新框架与算法,而这些往往基于英伟达的平台开发。这意味着,这种生态结构一旦固化,额外的兼容性成本与技术负担将让后来者变得更加难以突围。
作为英伟达最强劲的中国对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