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有些无奈。
“过去,AI产业结构像一个正金字塔,最底层的芯片拿到了绝大部分的价值;芯片之上的模型,赚到的钱可能不到芯片的1/10;模型之上的AI应用,又小了一个数量级。”在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说道,“这个产业结构是非常不健康的,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芯片并不直接产生价值,应用才能够产生价值。”
但更无奈的是,在当前的宏观和产业环境下,要打破这种倒挂结构,要赚模型层或者应用层十倍以及百倍的价值,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芯片层重新掌握在自己手里。
百度不得不自研芯片。在英伟达的“芯片铁幕”之下,这不是百度一家公司面临的问题,无论是海外厂商如亚马逊、微软、谷歌以及OpenAI,还是国内企业如阿里、华为、腾讯,都不得不启动自研芯片战略。
百度的昆仑芯团队成立于2011年,很早就参与到了AI计算产业的新周期,在大模型时代有了极大的加速,从早年的AlexNet以及更早的语音识别模型,开始用FPGA做计算加速,再到后来的大型推荐系统流行,昆仑芯开始自己做芯片。
2021年,昆仑芯从百度集团拆分,也赶上了大模型萌芽阶段,着手定义面向大模型的新一代芯片,譬如P800。
本次大会上,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公布了两款自研AI芯片,昆仑芯M100和M300,以及天池256和512超节点的相关规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