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黄仁勋、杰弗里·辛顿、李飞飞、杨立昆、比尔·戴利(英伟达首席科学家)、约书亚·本吉奥(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六位AI领域的顶尖人物,因为获得2025年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而罕见同台,展开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巅峰对话,其中,大咖们对AI泡沫论的观点,引起了广泛讨论。
黄仁勋认为,在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时期,整个行业铺设了巨量的光纤,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未被点亮的“暗光纤”,需求远远跟不上建设。而今天,几乎你能找到的每一块GPU,都在被点亮并投入使用。他说,我们正处在构建一个“建立在智能之上的、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全新产业”的初期,怎么会是泡沫呢?
李飞飞强调AI仍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领域,除了语言之外,还存在广阔的“空间智能”等前沿领域有待开拓。
杨立昆(Yann LeCun)则指出,泡沫在于“认为当前的大语言模型范式最终能够发展到人类水平的智能”这一想法,他个人并不相信,并认为需要根本性的突破。
这些顶尖大咖的观点碰撞,是整个人工智能领域歧见纷纭的缩影。
资本市场也必然会有所反应。实际上,Meta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后,股价大跌逾11%。表面上这是Meta一次性计入所得税而致利润锐减的结果,实际上却是投资者对其巨额AI资本开支的恐慌引发。
美股市场的震荡,让“AI泡沫”的争论声量迅速放大。
近几年,“AI泡沫”论不时冒出,但2025年四季度以来争论格外尖锐。不少论者将其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比较,似乎历史将再度重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