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论更倾向于监督商家,强调“商家要诚信经营”,但不能忽略的是,消费者同样应当诚实守信
“双十一”临近,部分消费者利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条款薅羊毛的现象再引关注,有的商家被迫使用“密码锁”来降低退货率。
据报道,北京一服装商家在社交平台发帖,为防止部分顾客利用平台政策来“蹭穿”衣服,无奈之下选择在衣服拉链上,挂一把显眼的密码锁。“密码锁是挂在拉链头上的,不影响试穿”,如果顾客确认收货,就告知密码,锁直接送给客人。对于商家的无奈做法,有人觉得“滑稽”,有人觉得“心酸”,有人觉得“影响消费体验”。
![]()
↑商家在羽绒服上挂密码锁
电商平台推出“七天无理由退货”,本意是保障消费者权益,使顾客在见到实物之前,免去“不合心意”的顾虑。然而,近几年,部分人却将这份善意用歪了。有人把网店当成“免费试衣间”,新衣到手后用于旅游拍照、社交活动,然后再卡着节点退回;有的衣物残留汗渍、化妆品,甚至宠物毛发。更有甚者,利用“运费险”漏洞,通过大量下单再退货“薅赔付”,令商家和保险公司都成了“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