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首飞成功

观察者网9729人阅读

(观察者网讯)

北京时间2024年1月11日13时30分,东方空间技术(山东)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引力一号(遥一)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海阳附近海域发射升空,将云遥一号18-20星共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引力一号商业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

引力一号创造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运载火箭、中国首型捆绑式民商火箭等多项记录,标志着我国商业运载火箭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扩充了我国中低轨卫星多样化、规模化发射的能力,进一步丰富了我国运载火箭型谱。

引力一号中型运载火箭为全固体捆绑式的三级半构型,火箭高30米,芯级直径和助推器直径同为2.65米,起飞重量405吨,起飞推力6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4.2吨,可满足中低轨卫星批量组网发射和中大型航天载荷快速响应发射需求。

本次发射将云遥一号18-20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卫星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用户为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配置GNSS掩星接收机、长波红外相机等载荷,可用于气象实况分析、数值天气预报、空间环境预警及重大灾害预警等研究及应用。

系统创新,促进我国商业运载火箭技术上新台阶

作为国内首个捆绑构型的民商火箭,引力一号用小型火箭的身高实现了中型火箭的运载能力,同时适应了海上发射需求。


“引力一号作为一型中型捆绑运载火箭,在专业耦合程度、大型壳段生产,乃至日常使用流程及保障方面,都与小型火箭差异巨大。引力一号追求创新性和可靠性的统一,集中体现为系统创新、单元可靠:通过2.65米级固体发动机模块化、组合化捆绑设计,实现运载能力的跨越;优化飞行时序,解决固体助推器不同步导致的分离难题,有效保证助推分离过程及控制的可靠性;通过构型优化,大幅降低‘三垂发射’模式保障要求,提高地面使用过程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东方空间联席CEO、引力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布向伟介绍。

东方空间引力一号研制团队约100人,自2021年3月立项以来高效开展研制工作,攻克了海陆通用中型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及试验技术、捆绑固体运载火箭多学科耦合优化设计技术、批量化-低成本-大承载中大型火箭结构及装置设计及制造技术、中型运载火箭多模快速响应发射技术4大关键技术群、17项关键技术,开展了23项大型地面试验、489项单项试验、1452次试验迭代。

此外,作为首个海上发射的捆绑构型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创新采用了适应公路运输(传统是铁轨运输)的灵活机动的垂直转运模式,扩充了我国中型运载火箭海上机动发射能力,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火箭海上发射支持技术和能力。这也为后续更大体积和重量的液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海上回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大运力,三年打造扩充我国商业发射能力的“东方快递”

引力一号刷新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国内运力最大民商火箭纪录,运载能力处于目前中低轨卫星星座组网发射运力需求主流区间,不仅可以支持百公斤级卫星的“一箭30星”,助力星座组网工作的高效推进,还可以发射3、4吨重量的小型货运飞船、超大型卫星等,为我国中型运载火箭的快速应急发射的实现提供了解决方案。

“目前主流卫星星座单颗卫星重量大都在200-300公斤,必须4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好实现一次布置半个或一个轨道的批量发射,实现高效组网。因此东方空间成立之初,就瞄准三年研制一款4吨左右运力的中型火箭,短期内形成规模化发射能力。”东方空间联席CEO姚颂介绍。

除了运载能力大,引力一号的装载空间也大。顶部配备了直径4.2米、高9.3米的整流罩,与我国用于空间站运输的长征七号载货方案整流罩直径相当,是目前国内商业航天最大的一款整流罩,可以容纳更多数量、更大体积的卫星。

一站式便捷发射,探索高频商业发射体系

要想真正增强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不仅需要运载能力更大的火箭,还需要增加火箭的发射频次,实现总运量规模的显著提升。

因此,东方空间除了打造中型运载火箭、扩充单发运载能力,也在谋划适应更高频次的发射模式。引力一号首飞即采用了较大难度的海上发射,构建并验证引力一号“一站式”发射服务体系,在大幅缩短发射准备周期、具备发射工位扩展潜力的优势下,未来将实现引力一号“一周一次”的发射支持能力。


“我们围绕东方航天港集聚布局了引力一号基础设施:5公里内可以完成火箭子级总装总测、全箭垂直总装总测、港口登船等流程,实现‘前店后厂’。这种模式将以往转运过程上千公里的距离大幅缩短,极大缩短了时间、降低了成本。总装厂和发射场集聚布局未来将成为火箭公司的必然选择。”东方空间首席运营官魏凯介绍。

结合“一站式”发射体系优势,引力一号作为全固体运载火箭,可采用“半整箭贮存”方式形成能力储备,最快可在24小时内实现快速应急发射。常规情况下,单条发射船可以保障“一周一次”引力一号发射任务,通过配置多条发射船,可实现更高频次发射。

经济性好,商业航天降本提效新范式

“商业航天现在已经从技术验证阶段逐步转入商业验证阶段,基本都解决了‘航天’技术难题,更关键要实现‘商业’。而降低火箭发射成本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在研制设计、火箭生产制造、流线转运、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优化。”东方空间副总裁彭昊旻介绍。“引力一号作为6.5吨运力的中型运载火箭,实现了运力的规模效益,单位发射成本相比小型火箭降低50%以上。”

除了“一站式”发射体系建设大幅缩短了引力一号发射准备流程、降低过程成本之外,引力一号自设计之初便充分考虑成本因素。箭体结构设计通过适宜快速批量化制造的设计,芯级和助推直径均为2.65米,柱段结构通过集中备料、模块化设计、标准化设计、设计源头简化制造工艺等方式大幅提升制造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发射支持设备上体现更为集中,引力一号首次应用柔性充气式防护罩,临时为火箭在转运过程中提供温湿度保障,相比金属勤务厂房式结构节省上千万费用;在发射准备流程中,采用机械式翻转架,可以实现可靠翻转起竖百吨火箭子级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制造和后期维护成本;本次任务使用的“东方航天港”号多功能船,还可在无发射任务时可以执行海上风机等大件运输,充分发挥其商业价值。

在三年高效研制出引力一号,进一步快速扩充我国进入空间能力的同时,东方空间同步在研“引力二号”中大型可回收液体运载火箭,再用两年时间攻克可回收技术,进一步提升火箭运载能力至15-20吨,发射成本降低至SpaceX水平,助力航天产业蓬勃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周星驰与石榴姐打卡网红店,他低头玩手机无参与感

扒虾侃娱 浏览 16313

“龙茅”开售!抢到就赚5000元?

中新经纬 浏览 9708

天问一号传回首张火星图,即将进入预定环火星轨道

趣看热点 浏览 67288

星际魅族终止自研芯片 手机厂商造“车芯”还有哪些槛

蓝鲸财经 浏览 11973

宝马历史上最神秘的概念车之一:宝马AVT

老爷车 浏览 9890

12月核心通胀压力上升 分析师预计加拿大央行下周或“放鹰”

智通财经 浏览 9725

主流纯电颠覆者!吉利银河E8上市,抢占主流新能源车定价权

车市红点 浏览 9995

曹德旺投资百亿的大学,决定聘请计算机专家梅宏院士任校长

澎湃新闻 浏览 11677

女子称13岁时被继父强奸 继父称"被冤枉" 警方介入

奔流新闻 浏览 62349

“赌一个明天”,危险的电信诈骗诱惑

财经十一人官方 浏览 12738

德甲球员票选最令人失望主帅:别利察、科瓦奇、图赫尔前三

懂球帝 浏览 8036

14天尝鲜期临近 多名用户退货vision pro:佩戴不舒适

中国基金报 浏览 69772

向佐郭碧婷逛街被偶遇,1岁儿子在母亲怀里熟睡

扒虾侃娱 浏览 13438

拉面哥称后悔签合约,不想被人利用去赚钱

趣看热点 浏览 22549

冬季怎么搭配不臃肿?试试羽绒服+打底裤

Yuki时尚酱 浏览 10047

电动车的“36万辆奇点效应”

锦缎研究院 浏览 12941

韩娱圈太卷了!女嘉宾曝节目组自掏腰包让素人整容,成功变脸走红

文艺圈娱乐号 浏览 10066

极氪“退订门”背后的二三事

财经无忌 浏览 16776

俄罗斯工厂爆炸事故受伤人数升至60人、8人失踪

海外网 浏览 11737

英国政府要求领事探视"英国公民黎智英" 外交部表态

澎湃新闻 浏览 63019

没有柜姐也不会出错 经常买错色号的快进来

《瑞丽服饰美容》 浏览 12338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