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德前官员:北约炸毁北溪管道 后果比911恐袭更严重

环球时报新闻99493人阅读

自“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发生以来,德国作家、德国国防部前官员沃尔夫冈·埃芬贝格尔发表多篇文章,对德国政府及舆论扰乱视听的亲美行径提出批评,称这是对德国关键基础设施发起的攻击、是在发动一场经济战争,后果甚至比“9·11”恐袭更严重。

埃芬贝格尔日前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坦言,美国媒体报道的所谓亲乌克兰团体制造“北溪”爆炸的说法不可信。由潜水员、医生等组成的6人团体根本不可能凭借一艘小游艇就对天然气管道实施精准破坏,而且两处爆炸点还相距至少60公里。他认为相关报道是为了转移注意力、误导舆论,不仅无视“北溪”管道被炸给德国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还掩盖了美国从中获得巨大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事实。



德国国防部前官员

德国作家 德国国防部前官员 沃尔夫冈·埃芬贝格尔:毫无疑问,这种规模的爆炸一定经过非常周密地计划。我认为只有北约、美国能够做到这一点,也许协同挪威或者丹麦。爆炸究竟给谁造成了最严重损失?只有德国真正且长远地受到影响,工业遭受重击,老百姓就更别说了,没有相应的天然气和能源供应,所有领域都被波及,每个人当然也无法幸免。德国陷入这场美国针对俄罗斯的代理人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是不费一兵一卒的理想情况,同时也是对德国的经济战争。



北溪爆炸

埃芬贝格尔对西方媒体刻意的忽视和抹黑提出批评,称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调查并且澄清事件的所有细节。在埃芬贝格尔看来,这是对一处敏感关键基础设施发起的攻击,从经济后果来讲甚至比“9·11”恐怖袭击更严重。



德国国防部前官员

德国作家 德国国防部前官员 沃尔夫冈·埃芬贝格尔:这是明确针对一个国家(德国),但这个国家却没有发出任何抗议,反而竭尽全力确保美国人、美国政府不受怀疑。我必须承认美国的战略非常成功,让自己处于绝对双赢的局面,别人打仗,美国数钱,只要这场冲突还在继续,就会有源源不断购买武器的钱从欧洲,从德国经由乌克兰流到美国去。而且不仅美国军工行业,能源、银行和金融等各个领域都可以坐收渔利。

延伸阅读:

德驻华外交官和复旦大学教授就北溪事件展开争论

王义伟/文 2023年3月16日,俄乌冲突进展到第三百八十六天。

这几天与俄乌冲突有关的最大的新闻,就是3月14日两架俄罗斯苏-27战机和一架美军MQ-9“死神”无人机在黑海上空相遇,美军无人机坠海。按照美方的说法,俄罗斯战机对美军无人机进行了“不安全、不专业”的拦截,导致无人机坠海。按照俄方的说法,美军无人机关闭了应答器,被识别成了入侵者,从而引发了俄方战机升空查证。俄方战机没有与美军无人机发生接触,是无人机自己做出了极限机动动作(姿态太过妖娆),然后失控掉入大海。



“死神”无人机

如果最终的事实证明,北溪管道就是美国炸的,美军无人机就是被俄罗斯军机“使坏”弄掉的,那可真是“你敢下水炸北溪,我就上天搞飞机”,颇有点一报还一报的味道了。

说起北溪管道被炸事件,有关的争论已经蔓延到了中国,在北京的德国驻华外交官和上海复旦大学教授之间展开了。

2月8日,美国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发表报道,指出北溪管道是美国炸的。一个月后的3月7日,美国、英国、德国的多家媒体同时发出报道,称一个亲乌克兰团体制造了北溪事件。

上述两则信息哪个真、哪个假,复旦大学的网红教授沈逸发出了质疑:为什么德国没有早点发布消息?是不是德国政府本身不掌握德国的情报机构,因此只能根据美国政府的节奏发布消息?德国是不是美国的仆从国,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沈逸教授的质问够尖锐,3月14日,德国驻华使馆新闻处处长周陈亲自函复。

这位处长回复说:“德国媒体奉行独立报道的原则,即政府不参与报道工作,很多情况下,政府甚至对报道毫不知情。记者在报道政府事务时,常持批评态度,并视监督政府,揭露其不当行为为己任。因此,新闻媒体在民主国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调查记者还经常设法获取未经公开的信息。而执法机构通常会在调查完成后才公布信息,以免因过早地公开信息而危及调查的进展,或者误导公众得出错误结论。我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清晰地理解德国有关北溪管道爆炸的新闻报道。”



汪文斌

对于美、英、德媒体关于北溪事件的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也提出了质疑,不过他质疑的对象是美国。3月15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汪文斌说:“我们注意到一些西方媒体在赫什发布美国是北溪爆炸案策划者的调查报道后,保持了非同寻常的沉默,现在却出奇一致地同步发声。面对诸多反常现象,请问美国对此如何解释?是不是有难言之隐?”

在笔者看来,沈逸质疑德国是不是美国的仆从国也好,汪文斌质疑美国是不是有难言之隐也罢,其背后折射出的,实际上是美国和德国联手进行的一次危机管控。

2月8日赫什的报道发表,对于美国而言,就意味着危机的来临。美国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让这则新闻在主流媒体大范围扩散。事实果然如此。按照汪文斌的说法,西方媒体对于赫什的报道,保持了“非同寻常”的沉默。这是美国政府联手盟友政府进行信息管控的结果,还是西方主流媒体自发的自我控制行为,目前尚不得知。

问题是,主流媒体虽然沉默,但赫什的报道的影响力一直在扩散,必须有一篇“打擂台”的新闻来削减、消除这种影响力。于是就有了3月7日美、英、德媒体的同步报道。

这样的同步报道有一个难题,就是德国。赫什的报道发表后,有不少德国人相信是美国炸毁了北溪管道。另外,北溪管道被炸毁,也使得德国与俄罗斯的能源供求关系彻底断裂,对德国经济伤害很大。从这个角度说,德国是北溪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如果德国主流媒体也参与报道,认可北溪事件不是美国干的,另有作案者,那么,这样的报道不但增加了可信度,也会堵住一些人的嘴。



朔尔茨

于是,就有了3月3日德国总理朔尔茨的美国之行。与上一次访美不同的是,朔尔茨这一次造访白宫,没有媒体、内阁部长、商务代表团随行,在与拜登会谈之后,也没有举行联合记者会。

这是一次神秘的访问。

4天之后,美、英、德主流媒体同步发出了关于北溪事件的报道。

这难道是巧合吗?

如果说3月3日舒尔茨和拜登的会面,双方确实商定了北溪事件新闻报道的相关事宜,那么,笔者更感兴趣的是,舒尔茨有没有借此机会跟拜登“讨价还价”。

毕竟,不但北溪事件伤了德国,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也伤了德国。在北溪事件和通胀削减法案的双重打击下,德国三大车企中的宝马将在美国投资生产电动车、大众也称将扩大在美国的产能,卢森堡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关闭了位于德国的两家工厂、将生产重心转向美国。

从这个角度说,赫什的报道是美国形象的危机,北溪事件和通胀削减法案是德国经济的危机。

美国进行了危机管控。

德国的危机管控,进行到什么程度了呢?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相差19岁,被全网劝分的金莎与孙丞潇,这一次真的要结婚了!

电和影 浏览 9583

AI教父辛顿:假设青蛙创造人类,现在占主动权的是人还是青蛙?

澎湃新闻 浏览 13503

ST华铁信披违法拟被罚800万 律师:受损投资者维权已启动

雷达财经 浏览 9529

特谢拉埃德尔爆粗苏宁:张近东就是骗子 欠的钱呢

东方体育日报 浏览 23400

说实话,韩国冲锋衣“四大天王”,确实不比凯乐石、Montbell差!

潮人志Fashion 浏览 9226

知情人称马斯克长期吸毒 律师否认

环球网资讯 浏览 9888

冯小刚被曝夜会年轻美女!女方露小蛮腰前凸后翘

盖饭娱乐官方号 浏览 13579

以总理称"不考虑停火" 美英等国或在加沙组成多国部队

红星新闻 浏览 68784

苹果中国iPhone降价千元的背后:开年市场下滑,投行看淡

澎湃新闻 浏览 9649

美媒披露最新研究:目睹同伴死亡后,果蝇身体衰老速度会加快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3046

宝能系欠款难收回?科新发展亏损幅度扩大,股票或被“披星戴帽”

证券时报e公司 浏览 9636

北京大爷独自赡养父母56年 继承2500万房产后哥姐眼红

大佬日志 浏览 66663

这几位“姐系美人”从体态就开始卷?

ELLE世界时装之苑杂志 浏览 16812

郭富城百万重赏方媛三胎得子?狗仔大爆其重男轻女行为太离奇!

娱乐白名单 浏览 8191

小S为大女儿15岁生日庆生网友直呼现场布置却太寒酸

趣看热点 浏览 23466

乌媒:瓦格纳集团正在拆除其在白俄罗斯的营地

环球网 浏览 75432

15岁男孩玩直播花光姐姐17万彩礼 姐姐:本想给他买房

新闻晨报 浏览 57675

时隔12年,多地再现囤盐潮,有平台持续断货

时代财经 浏览 11291

对话曹东杰:猛士的电动豪华越野有多猛|汽势封面

汽势传媒 浏览 10187

二手车市“赔钱”卖车众生相:特斯拉二折甩卖

财联社 浏览 9791

太难了!2023年中型轿车销量榜出炉,国产车前10仅一席排第9

阿贵看车 浏览 10024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