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美国炸毁北溪"爆料者:美希望乌获胜是"自杀"行为

环球时报新闻14769人阅读

俄媒:西摩·赫什最新受访称,拜登政府永远不会承认“炸毁北溪”爆料

据俄罗斯塔斯社18日消息,此前爆料“美国炸毁北溪”的美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当地时间17日接受美国调查新闻网站Consortium News采访,谈及俄乌冲突及其“背后原因”、美国政府不承认其爆料有关“北溪”内容等话题。他表示,美国政府希望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获胜是“自杀”行为。他还称,“世界上最咄咄逼人的国家可能是美国”,而现任拜登政府永远都不会承认其在破坏“北溪”管道中所扮演的角色。



当地时间17日,西摩·赫什接受采访。图源:Consortium News采访视频截图

“(美国)认为自己可以赢得这场战争,认为乌克兰可以赢得这场战争,那这是自杀。(乌克兰的)腐败太严重了。那是个非常非常糟糕的决定。我们本应该推动和平,我们本应该(推动)达成协议,”赫什称,“没有立即向俄罗斯政府保证我们对让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国不感兴趣,(这)是愚蠢的。因为乌克兰的腐败,北约根本不想乌克兰(加入)。就是犯了太多的错误。难以置信这届(美国)领导层竟然如此愚蠢……他们坚持(推动)战争。”

塔斯社称,赫什在受访时还谈及俄乌冲突的“背后原因”,即北约扩张等因素让俄总统普京决定在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这背后有一些因素,”他称,“这并非无缘无故……北约的扩张,北约可能将乌克兰纳入组织的想法,都让人担忧。”他进一步解释称,“(比如)我们(美国)在与中国相邻的地区部署导弹,并称之为防御性导弹,但这些导弹可以很轻易地转化为能在7到8分钟内摧毁莫斯科的导弹。”

报道称,谈及“北溪”,赫什在采访中表示,现任拜登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承认他们在破坏“北溪-1”和“北溪-2”管道中所扮演的角色,“不管我写出什么,不管我有什么具体细节,这个政府永远不会承认”。塔斯社称,在赫什看来,华盛顿的政策是世界上“最咄咄逼人的”,“目前世界上最咄咄逼人的国家可能就是我们(美国),”他谈到华盛顿对中国台湾政策时这样说道。



2022年9月27日,丹麦国防部发布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一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

据此前报道,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本月8日的一篇关于“美国炸毁北溪”的文章引发轰动。但西方政府和媒体却对此保持诡异的沉默。这篇长达5000多字的重磅报道,详尽叙述了美国国安部门策划、拜登亲自下令、美国海军实施、挪威军方配合,最终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整个过程。报道发表后,美国政府第一时间矢口否认,称该文章“完全虚假和纯属捏造”,但这一缺乏细节的反驳被指空洞无力。俄《观点报》本月16日报道称,在美记者披露“北溪”被炸事件后,北约已计划保护水下和沿海基础设施。俄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专家格里瓦奇称,对“北溪”发动的恐怖袭击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北约清楚地认识到,对“北溪”的破坏不仅是对俄的打击,也是对欧洲的打击。

延伸阅读:

乌军要开启收复克里米亚大战 美国担心踩普京"红线"

俄乌冲突将届周年,双方都在为加强攻防火力做准备。而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喊话,为收复乌东地区及克里米亚,希望西方国家援助重型武器。此外,今年年初,乌克兰最高拉达前副手伊利亚·基瓦宣布,乌军将于春季开始夺取克里米亚。所以,目前多方担心克里米亚大战即将展开。


俄乌战场 资料图

克里米亚位于黑海和亚速海之间,其在2014年经公投后,被俄罗斯收归,目前俄军在此建立了多个军事基地,并驻有大量驻军。不过,美国目前认定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

俄乌冲突后,乌克兰多次要求西方提供先进武器收复克里米亚,而最近,助乌攻击克里米亚不时成为美国政客谈论的话题。

近日,美国副国务卿纽兰在简报会上称,支持乌军打击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军事基地。她更表示,美国当局支持乌克兰收归所有失地的决定。

纽兰称,克里米亚如果不实现非军事化,基辅就永远不会安全。俄军去年得以占领乌克兰南部,其主要就是仰赖在克里米亚军事基地来集结,削弱俄军这些部队的战力,将为乌克兰赢得安全。

拜登政府也相信,袭击由克里米亚出发的俄军后方,将可严重破坏俄罗斯推进战争前线的能力。美国更想借此强化乌方在谈判中的地位,因为乌军若能让俄罗斯意识到自己对克里米亚的控制并不那么稳固,乌克兰在未来任何谈判中将获得更多筹码。

美国政客们还讨论让乌军使用美援武器,攻击俄军通往克里米亚的陆路补给线,这些武器包括“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和“布雷德利”步兵战车。


美国副国务卿纽兰 资料图

对纽兰的表态,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伊戈尔·吉连科2月16日称,美国对克里米亚的敌对言论,意味着美国直接参与了乌克兰冲突。美国不仅赞成这种战术,而且还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以供其实施,并向乌军领导人提供建议。吉连科说,攻击克里米亚将等同于攻击莫斯科或符拉迪沃斯托克,俄军势必会作出严厉反应。

其实,美国很多人不相信乌克兰会拿回克里米亚。美国刊物Politico就写道,美国很少有人相信和鼓励乌克兰从俄罗斯手中夺回克里米亚的计划,因为美国如若这样做了,势必会增加局势升级的风险,毕竟俄方动用战术核武器的可能性并没有排除。

或许是再三思量,2月15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一场视频会议上暗示,乌克兰试图夺回克里米亚将踩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红线”,美方并不积极鼓励此动作,因为可能促使莫斯科做出“更广泛”的回应。

布林肯15日与专家小组探讨一些问题,会上有人询问,“美国是否愿意协助基辅实现收复克里米亚?”对此,布林肯称,美方并不积极鼓励此一动作,但决定权在基辅,拜登政府着重协助乌军推进乌东主战场。

可见,布林肯的回应呼应了先前五角大楼的说法,即“美军评估基辅无法在短期内夺回克里米亚”。


俄乌战场 资料图

与此同时,最新民调显示,美国作为最大援乌国,民众挺乌的意愿却有所下降。

美国民意研究所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在1月下旬的民调显示,支持美国向乌克兰运送武器的民众从去年5月的60%掉到48%,29%的民众表示反对。针对美国政府向乌克兰提供资金一事,则有38%民众反对、37%民众赞成。针对拜登政府处理乌克兰局势的能力,43%的美国民众没有信心,37%民众“有点信心”,仅有19%“很有信心”。

来自德州的珊迪卡特说,她对于这场战争为全球消费者带来的影响感到沮丧,包括油价波动和食品成本上涨。虽然对拜登政府的应对方式感到不满,但若是特朗普胜选,如今也不会做得更好。她说:“是民主党或共和党都不重要,关键是普京铁了心做他想做的事。”


普京 资料图

此前在俄乌缠斗中,乌克兰就攻击了克里米亚大桥,造成3人死亡。2月16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签署命令,向在克里米亚大桥恐怖袭击中遇难者的家属一次性支付100万卢布。

目前,虽然乌克兰获得的武器愈来愈多,但美国政府研判乌军仍无法在军事上夺回克里米亚,且确实担心此举会促使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采取更激烈的回应作为报复。不过,乌军大规模攻击克里米亚的意图还存在,未来只能看局势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日产确认:全新中大型SUV探陆预售价23.98万起,享3千抵3万

Nice好车 浏览 7774

今日热点:时代峰峻否认张峻豪恋情;汤唯孔刘片场跳舞......

伊周潮流 浏览 6193

多诺万:最后一个回合是一次学习的经历 我们需要包夹巴特勒

直播吧 浏览 8085

杜海涛为老婆庆生称呼太甜,亲密合照超有爱

林大师娱 浏览 11751

魏国人范睢为何投靠秦国,又做了秦国的丞相

趣看热点 浏览 20573

英特尔第五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发布,在CPU上跑AI更香了

量子位 浏览 7977

55岁“港圈第一美人”近照曝光

大娱聚合 浏览 9808

波音任命柳青为波音中国总裁

澎湃新闻 浏览 9485

买彩票,年轻人信仰的新玄学

虎嗅APP 浏览 11699

疑似中介曝郑爽欠代孕服务费,几乎当两个孩子不存在

趣看热点 浏览 21966

宋慧乔与朋友相聚:抱爱犬笑容温柔,嘟嘴玩自拍

笑猫说说 浏览 10056

又一个!郭源元自曝在范范孕期遭到陈建州性骚扰

网易娱乐 浏览 11215

媒体人:世界杯历史观看人数最多比赛为19年中国vs波兰 达7000万

直播吧 浏览 9856

比特币涨势再添动力!英国为加密货币ETN敞开大门

科创板日报 浏览 6543

以军踏破拉法,关键时刻阿拉伯高层齐聚北京

浏览 6304

又1归化国脚有望重返中超:在巴西坐冷板凳,考虑回中国

叶青足球世界 浏览 10740

女生最显土的3个冬天发型,真的别留了!

Yuki女人故事 浏览 8318

新能源车主自驾海南回不去重庆 无奈"抢"走老爸的油车

上游新闻 浏览 51733

以媒:以色列示威者聚集在内塔尼亚胡住宅外抗议

环球网资讯 浏览 7760

“大佛被卖”背后的乐山楼市:去年成交量缩水4成

时代周报 浏览 10550

德国海军称无法识别“北溪”管道遭袭的幕后黑手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4416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