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中国海军“山东”号航母今年首次离港出动,在菲律宾吕宋岛附近海域出现,随后北上前往巴士海峡,可能要前出西太平洋的消息。纵观近年来中国海军“辽宁”号和“山东”号两艘航空母舰的行动情况,基本行动模式都是从母港出发,“辽宁”号航母前出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海域,“山东”号航母则前出巴士海峡进入西太平洋海域,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行动,活动约半个月之后返回近海海域。
那么,从中国海军这两艘航母的行动规律来看,为何会选择这种相对固定的行动路线,为何中国海军航母没有类似于美国海军航母“长期部署”模式,咱们什么时候能看到中国海军航母的全球行动呢?
对于中国海军航母频繁前出巴士海峡和宫古海峡,在第一和第二岛链之间行动,咱们倒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就是为了应对台海战略方向的态势,以建立海空拦阻线、延伸预警时间和空间为主要兵力运用目的。
从台湾本岛面临的战略态势来说,台湾本岛自身极度缺乏防御纵深,岛上的物资储备也相对有限,无论是军用物资还是民用物资都不例外。一旦发生冲突,指望本岛自身的作战是支持不了太长时间的,必须与驻日美军协同配合,由驻日美军负责为台军提供情报信息支援,甚至航空兵地面保障支援等,同时美国和日本本土也要派出大量的船团机队,紧急向台湾本岛运输相应的物资、装备储备,以提升其持续作战能力。
根据台军本岛防御战略规划,台空军航空兵在冲突初期意图“战力保存”。除了将大批部署在台西海岸平原上的空军基地的战斗机,紧急调往台东海岸的花莲、志航两个大型空军基地,利用“佳山工事”和“建安工事”和反斜面阵地等,确保战斗机不至于在冲突早期遭到摧毁,还有将战斗机紧急起飞转场到冲绳嘉手纳基地,乃至日本本土的军事基地整备,加油挂弹实施反击的作战预案。
而台军在西海岸阵地普遍失守的情况下,各地面作战旅团的最后作战预案,就是穿过中央山脉退入台东海岸,依托台东海岸和西海岸之间的山地地形死守待援。依托东海岸的苏澳、花莲港口大量接收外部势力的军事援助,重新装备之后固守,或者等待时机反推西海岸,而花莲、苏澳港口或者花莲、志航空军基地要接收外部势力的军事援助,也必然会从西太平洋方向过来,无论是运输机群还是水面船团都是如此。
也因为如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对台作战中,对于封锁港口,阻绝援助的作战预案做的是很多的,封锁港口,阻绝援助,包括近程封锁和远程封锁两种。近程封锁主要是利用常规动力潜艇,无人潜航器,自航式水雷等在港口20海里以内布设沉底水雷,同时配套组织护卫舰群在中远海巡逻临检,对闯关的水面舰艇按照警告-迫使其停航-击沉的顺序处理。
但是远程封锁没有那么简单,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航空母舰战斗群前出,前出到第一岛链到第二岛链范围内,毕竟如果有机群和船团从美国本土向台湾本岛运输作战装备,则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的西太平洋是绕不过去的海区,远程封锁的兵力在此配置,正好提供预警。
当然了,两艘航空母舰配置在西太平洋用于远程封锁台湾本岛,还是有些大材小用了。想封锁台湾本岛,近程潜艇布雷,配合自航式水雷和无人潜航器,以及部署在福建和浙江沿海的远程岸导,基本完全够用了。航空母舰部署在第一岛链外,最大的作用还是两个字,阻敌展开,这一点在10年前没有什么意义,10年前咱们的预案都没有关于强敌大规模介入乃至直接介入的内容,但是在2024年再提这一点,如果没有预想强敌大规模介入的内容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强敌可能会如何大规模介入呢?大概有这样几种:最低强度的介入就是如前文所说,不出作战部队,或者CSG/ESG(航母打击大队/两栖远征大队)在后面压阵,前面出民用船团强行闯关对台湾本岛实施运输;
上一级的强度是出动作战部队,靠CSG/ESG(航母打击大队/两栖远征大队)直掩民用船团强行闯关航向台湾本岛;再上一级是出动作战部队,但是只出动航空兵,或者无人艇,无人机等装备,对我海军试图跨过台湾海峡的登陆船团实施航空制海作战,依托LRASM或者使用C-17A带着“速龙”发射装置实施;最高层次就是直接出动CSG(航母打击大队),和中国海军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海空交战,意图在海空交战中歼灭中国海空军主力,自然,歼灭了中国海空军主力,台湾本岛也就没事了。
从强敌介入的多个强度层次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强敌最有可能的介入方式,包括由CSG/ESG掩护民用船团强行闯关,或者出动航空兵来打击我登陆船团。至于前者只使用民用船团闯关,行动强度太低且容易遭到我方拦截,对于强敌来说是不够划算的。
而后者和我军展开海空联合交战,那就是奔着S3赛季开打去了,到时候咱们也自然不可能只把交战局限在枪对枪炮对炮上,怕不就是你打我的海空军,我直接掀翻你的第一岛链军事基地了。因此,相对适中的使用CSG/ESG掩护船团闯关,或者航空制海歼灭我登陆船团的可能性最大。
那么相应的,要避免强敌使用CSG/ESG掩护船团闯关,或者出动航空兵歼灭我登陆船团,我方比较好的应对方案,恰恰就是使用航母战斗群前出,在第一岛链建立警戒线。如果有船团闯关的话,敌方是CSG,我军同样是航母战斗群,双方行动规模旗鼓相当,可以形成极大的震慑,如果我方只有通用护卫舰之类的舰船在场,那么行动强度不足,搞不好真会让人夺门而入。
如果强敌派出航空制海兵力呢?我军前出部署的航母战斗群就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提前预警的作用。目前强敌装备的战役战术级反舰导弹,射程普遍也就不到1000千米,这个距离正好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也就是强敌的战略轰炸机必须抵近到这个距离上才能开火,如果我军将航空母舰配置在距离本土1000千米左右的距离上,则可以基本上确保强敌的航空制海兵力在开火之前,就被我军航母上的对空监视系统发现。
无论是为后方的登陆船团提供预警,还是一旦发射之后由航母编队组织对机群或弹群的拦截,都十分方便。而强敌如果想要顺顺利利地展开航空制海作业,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采取类似于剥洋葱一样的战术,先打我们的航母战斗群,再组织航空制海兵力去打登陆船团,将我军的反介入体系一层一层剥开。
所以问题来了,这就回到了升级冲突强度的问题上了,强敌做好了因为打击我军航母战斗群,而和我军展开全面海空联合交战的准备了吗?所以这种情况下,压力是给到强敌一方的,如果强敌没有贸然升级冲突、升级到S3赛季的打算。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面对挡在面前的我军航母战斗群,放弃使用航空制海兵力打击我登陆船团的计划,这就是我航母战斗群部署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的最大意义。
所以,我们说中国海军对航空母舰使用的定义和兵力运用的具体方式,和美国海军截然不同,主要因素就在这里。相比中国海军,美国海军对航空母舰其实是当做浮动的海上军事基地,或者海外军事基地的延伸使用的。而中国海军对航空母舰,那是真的打算用于打大规模海空联合交战,或者用于远程封锁,前推岸基警戒线的。
甚至二者的预定战场都完全不同,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基本上是个浮动的海上基地,是作为其全球军事基地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哪里需要哪里搬,当做预备队机动补防的。而中国海军航母那就是为了台湾海峡所预备的,兵力运用方式二者堪称是大相径庭,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刻舟求剑地认为中国海军航空母舰会像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一样一次出港,出港就是半年了。
事实上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包括二战刚结束的岁月里也没有现在这种长期部署的德行,都是采用基地部署,近海训练,等到有作战任务的时候才前出远海。中国海军现在对航母运用的模式,更类似于传统的美国海军。也相信我们的航母部队,在未来的战场上,将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辉煌,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