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人气爆棚!这些城市,满血复活……

博闻财经17766人阅读

原创 刘晓博

疫情之后,中国(内地)的大城市正在满血复活。

人气上升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客运量,都创出了历史新高。

在上海和北京,工作日的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突破了1100万人次,正向1200万人次迈进;广州突破了1000万人次,深圳正在逼近900万人次。

把今年1到2月的日均轨道交通客运量,跟去年全年日均客运量做对比,就可以看出哪些城市的人气恢复最为强劲。

我们根据交通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的数据,统计了轨道交通通车里程最多的30个城市,得出了如下的增长率排行榜。



上述“轨道交通指数”显示:郑州是2023年人气恢复最强劲的城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比去年上升了39.5%!

最近两年,郑州有点“走背字”。楼市大跌、暴雨肆虐、疫情冲击,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郑州轨道交通2022年基数较低,所以今年1到2月反弹显著。

这说明疫情结束后,大量劳务工、大学生重返郑州,带旺了这座城市。

西安去年也受到疫情的反复冲击,影响了城市整体的人气。今年1到2月,西安人气恢复非常强劲,仅次于郑州位居第二,轨交指数反弹了38.2%。

西安和郑州互为竞争对手,但西安轨道交通建设走在了前面,今年1到2月日均客运量291万人次,郑州只有112万人次。郑州需要努力了!

福州、石家庄、哈尔滨、天津的“轨道交通人气指数”反弹也超过了30%。其中石家庄、天津去年受疫情冲击比较显著。

在“人气恢复”前十名城市里,北方城市占了6个,并垄断了前两名。其中东北城市占了2个。

为什么北方人气恢复更好一些?主要原因是,2022年疫情管控中北方力度更大,这造成了2022年基数较低。

四大一线城市里,上海人气恢复最强劲,达到了24.9%;其次是深圳,达到了19.3%(这里面有新增线路多的因素);第三是北京,达到了18.0%;第四是广州,达到了4.9%。

这4个城市在2022年的疫情中都不容易,其中上海封城时间最长,所以反弹力度最大。广州疫情防控相对宽松,政策转折又从广州开始,所以广州去年基数高、今年反弹力度弱一些。

“轨道交通人气指数”显示,佛山、厦门、贵阳的人气跟2022年全年相比,反而略有下降;南京增长也比较有限。

今年1到2月的日均客运量,30个城市是如何排序的?哪些城市整体人气最旺?可以看下面这张表: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的客运量,明显领先其他城市,形成了第一阵营。

在第一阵营里,上海、北京处于第一层次,均超过了730万人次。这个数据是平均数,在工作日、特殊假日,上海、北京均在1200万人次上下。

这说明上海、北京实际人口比较多,还说明这两座城市的外来商务、旅游人口比较多。

广州日均客运量比深圳多了将近100万人次,除了说明广州常住人口多于深圳之外,还跟深圳一个重要的特点有关:

深圳是从“超级工业区”演变为一线城市的,至今有很多超级工厂分布在“原关外”。这些工厂动辄数万、十多万人,工人住在工厂自带的宿舍里,或者旁边城中村里,通勤距离不超过1公里,所以基本上不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比如比亚迪在坪山的总部规模巨大,内部有自己的云轨系统,但这个交通运输量是不计入深圳轨道交通运输量的。

成都2023年1到2月日均轨道交通运输量达到了477.5万人次,远超人口第一城重庆。成都无论是轨交运输强度,还是通车里程,都显著超过重庆。

日均客运量在180万到300万人次之间的城市,有重庆、西安、武汉、杭州、南京、长沙,这些城市构成了第二阵营。

四大直辖市之一、北方第二城——天津,日均轨道交通客运量只处于第三阵营,内地城市第11位。轨道交通的北方第二城,被西安抢去了,而且优势非常明显。

未来几年,天津将和郑州争夺北方轨道交通第三城的座次,郑州已经逼近天津。

苏州名列第14位。作为一个地级市,苏州的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和客运量,都即将“追尾”直辖市天津。

大连历史上曾为直辖市,后来是计划单列市,1949年GDP位居全国前四名。如今,轨交日均客运量竟然被佛山、无锡这些地级市超过了,也令人唏嘘。



上图是截至2023年末,内地主要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位居前四,京沪的通车里程正在向1000公里迈进。这四个城市,以及西安、成都、长沙是当前轨交利用率最高、强度最大的7个城市。

但需要说明的是,内地城市的轨道交通强度,还是完全无法跟香港、台北相比的,这两个城市的轨交强度大概是内地第一名的3倍和2倍。香港、台北轨交建设比较慢,里程不多,但使用率非常高。

从经济、社会效应来考虑,未来内地城市还可以继续“轨道交通大跃进”的城市,恐怕只有10个左右了。其他大部分城市,最多再快速发展5年。如果强行修建没有足够人流的线路,将加剧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下图是过去1年(2022年2月末到2023年2月末)城市新增轨道交通里程排行榜。(通车里程未进入TOP30的城市未纳入榜单)



过去1年,深圳新增了127.6公里的通车里程,名列第一。这个增量,接近于台北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54公里),或者香港总里程(225公里)的一半。

如果按照城市统计,而不按照都市圈统计,目前全球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前十名城市中,只有第十名不是中国城市(莫斯科),纽约已经被挤到了第11名。

这跟两大原因有关:

第一,中国轨道交通(地铁)建设的确一日千里,中国城市形态、居民居住形态特别适合发展轨道交通;

第二,中国内地的城市面积都比较大,除深圳、厦门、东莞、珠海、中山等少数城市外,大部分是广域市;而欧美多是“狭域市”、“适域市”。

当我们说东京轨道交通超过1000公里、甚至2000公里的时候,往往是指东京都市圈,而不是东京市。严格意义上的东京市,只有2155平方公里,跟深圳差不多,相当于北京的8分之一。纽约市的陆地面积只有790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的八分之一,北京的20分之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西媒:皇马为塞巴略斯提供3年薪水不变续约合同,球员还在思考

直播吧 浏览 17009

预售15.18万元起,零跑C10开启预售

天天汽车 浏览 10900

下个攻击线可能是这里:俄专家分析乌军反攻第一周

参考消息 浏览 14854

一人毁整部电影!《第二十条》里的“关系户”,演技看着让人难受

娱乐圈笔娱君 浏览 11167

马拉多纳生前最后语音曝光遗言内容令人唏嘘

趣看热点 浏览 24512

采用中置双出排气,新款长安UNI-V申报图曝光

天天汽车 浏览 10679

以色列摩萨德指挥官遭枪杀,据猜测或与伊朗核科学家之死有关

趣看热点 浏览 24258

涉无人机飞行 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重磅条例

政知新媒体 浏览 13995

郑恺苗苗婚变风波升级 男方超多黑料被扒

叶公子 浏览 15229

因未能有效打击谣言,欧盟宣布对马斯克X提起诉讼

IT之家 浏览 11260

西班牙将向乌提供巨额军援 该国外援史上前所未有

参考消息 浏览 9388

东体:朱辰杰恢复情况不算乐观,能否复出对浙江还是未知数

懂球帝 浏览 12225

“胡锡进底”告破,胡锡进终于承认!

郎club 浏览 12603

比亚迪2024新车规划,平均每月一台新车,挑战更宏大销量目标?

车市红点 浏览 11166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商业航天发展按下“加速键”

海外网 浏览 10490

白宫回应客机坠毁事故:出动6架F-16战机拦截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5077

瓜迪奥拉:克洛普的离开对曼城与利物浦的持续竞争没有影响

懂球帝 浏览 10547

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将执行军事任务

央广军事 浏览 11213

感人!叛逃1年后,海港国脚谢场仍获泰山球迷大度掌声,当众落泪

我爱英超 浏览 14030

特谢拉埃德尔爆粗苏宁:张近东就是骗子 欠的钱呢

东方体育日报 浏览 24579

台军“云豹”装甲车现身高雄街头 深夜机动行军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7666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