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安仲文
基于供需关系的涨价概念,已成为基金经理挖掘牛股的硬逻辑。
年末避险情绪抬升之际,涨价逻辑带来的确定性,无疑满足了不少基金选股“既要又要”的需求。涨价逻辑向来被散户和公募资金高度认可,从早期的茅台到近年开始提价的腾讯音乐、美图公司等基金重仓股,再到最新的化工,都成为基金在需求端扩张中挖掘好股票的重要密码。
涨价成最简单选股逻辑
涨价一直被基金经理视为企业扩张与竞争的底气,在掘金超额回报上屡试不爽。
此前,公募抱团股茅台带来的高回报,在很大程度上亦能契合基金选股的涨价逻辑。自2011年1月到2023年11月,53度飞天茅台出厂价从499元一路涨至约1169元,这一特殊的指标也为重仓茅台的基金经理带来丰厚收益。
甚至互联网公司的会员价提升,也都成为基金经理顺藤摸瓜的好逻辑。自2023年至今,长城基金、南方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招商基金重仓的哔哩哔哩、美图公司、腾讯音乐,也因为包月会员服务的涨价,迎来较好的投资周期。提价因素为企业带来显著利润增长,美图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4.67亿元,同比增长71.3%,在过去三年,美图公司股价在会员提价周期中上涨近7倍,吸引公募QDII基金抱团买入。
“企业涨价的买入逻辑非常硬和直截了当,为什么当时很多在港股买奶茶股票的基金,最后都砍仓走人了,因为整个行业处于降价周期中,这对非头部企业是十分危险的信号。”广州一位基金经理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降价要么反映出行业正处于衰退周期,要么反映出繁荣周期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