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近日,随着重庆、广州分别公布1到5月的汽车产量,中国汽车第一城陡然生变:
重庆上位,广州下庄!
今年1到5月,重庆汽车产量同比增长了15.7%,达到了99.7万辆;而广州汽车产量下降了19.9%,为94.73万辆。
重庆汽车产量是在2023年超过的上海,今年又超过了广州,增长势头不可谓不迅猛。
这让人想到日益胶着的广州、重庆的“GDP第四城争夺战”,汽车第一城新变局,让重庆对广州的挑战变得更有底气。
汽车是中国“可贸易”的第一大产业,每年总产值超过11万亿。房地产规模虽然仍大于汽车,但房子是不可贸易的,只能在当地销售。
在城市竞争中,汽车才是第一大产业,它是用来收割别人的(房地产是收割自己)。汽车业之重要,到了足以改变城运、国运的程度。
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成立,直接导致了长春成为直辖市。
之前,沈阳、鞍山、抚顺、本溪、大连(当时叫旅大)、哈尔滨已经是直辖市,只有长春不是。有了汽车业的加持,长春地位陡然升高。只是后来由于国家战略调整,长春等11个直辖市被降为省辖市,结束了东北地区遍地直辖市的时代。
二汽诞生于1969年,正值中苏摩擦加剧的时候,所以建在了“三线地区”的湖北十堰,对这座小城的崛起,以及后来湖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概在2000年前后,汽车加速进入中国的家庭,汽车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各地掀起了引进海外品牌,建立合资厂的热潮,国企、民企也纷纷杀入这个领域,一批新兴的汽车城崛起,比如上海、广州、北京、重庆、沈阳、西安等。
估计多人已经不记得,就连北京也曾一度成为中国汽车第一城。2009年的时候,北京凭借着北汽现代、北汽福田、北汽奔驰等,年产汽车率先突破100万辆。
上海随后崛起,登上了2010年到2014年的“汽车第一城”宝座,主要车企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海通用五菱等。最近几年,上海汽车业的增量主要靠特斯拉。
上海“中国汽车第一城”的地位在2015年被重庆终结。重庆的车企,是央企、外资和民企的大杂烩,包括长安汽车、长安福特、庆铃汽车、力帆汽车,以及最近两年爆红的赛力斯等。
重庆很快又被广州赶下台,从2019年到2023年,广州跃居中国汽车第一城,年产汽车超过300万辆,占当地制造业的比重达到了四分之一。
广州主要是靠日系合资厂支撑的,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等。
最近几年,汽车业出现了重大变局:新一代汽车来了,底层逻辑变了!
新一代汽车,是指“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是第一波变革,智能化是第二波变革。
在第一波变革里,政府强有力的支持非常重要,比如建设充电桩,以及对新能源车减税降费。在这一轮竞争中,中国做得最好,所以新能源车在中国迅速崛起,诞生了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车企比亚迪,以及理想、小米、埃安等一大堆品牌。
第二波变革是智能化,是之前从来不搞汽车的IT企业,杀入这个领域实施降维打击,最大的代表是华为。
而比亚迪和华为的总部都在深圳。
上图是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量十强城市。深圳跃居第一。
深圳历来缺少汽车基因。由于土地面积狭小,在争取车企落户上缺少王牌,仅有的两次机会——风神汽车、东风雷诺也跟深圳失之交臂。
当深圳以为跟汽车无缘的时候,命运的齿轮却令人吃惊地转动起来,眷顾了深圳,让深圳不仅诞生了比亚迪,还有了华为鸿蒙智行。
这两家企业不仅改变了深圳,还改变了全国汽车行业的格局,和一批城市的命运。
比如西安,由于比亚迪的加持一度成为中国新能源车第一城。现在虽然丢了第一,但重要地位会继续保持。
此外,比亚迪还在郑州、长沙、合肥、常州等城市设有超级工厂。
华为不自己生产整车,主要生产智能汽车的“神经系统”,华为目前选定的主要合作伙伴里,就有长安汽车和赛力斯总部在重庆。
所以,重庆是华为汽车技术的最大受益者。我们甚至可以说,重庆打败广州重返汽车第一城,华为功不可没。
上图是重庆统计局官网的截图,可以看到拉动重庆汽车行业这一波增长的,主要是赛力斯和华为的合作。长安汽车跟华为合作的规模看起来更大,涉及到平台公司高比例股权,想象空间可能更大。
那么问题来了:华为是广东企业,为什么没有优先加持广州的汽车行业,而是加持了重庆?
这可能跟重庆、广州两地车企的结构不同有密切关系。
广州车企以合资车商为主,主要是日系车,华为很难跟他们合作。日本显然跟美国站在一起,对华为围追堵截。
重庆车企比较多,其中有央企(比如长安汽车),有民企(比如赛力斯),这些企业跟华为合作起来都比较主动,没有什么障碍。所以华为优先加持的几个品牌中,重庆占比最高。
对比当今中国汽车产业四大巨头城市——重庆、广州、上海和深圳,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广州和上海成为汽车城,主要是靠合资厂,广州以日系为主,上海以美系为主。随着汽车产业底层逻辑的变化,中国车的崛起,广州和上海都遭遇了增长瓶颈。
下图是广州1到5月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汽车产量下滑了19.9%,此拖累广州1到5月的工业增加值只增长了0.7%。
上海1到5月汽车产量下降了11.9%(下图),再加上其他产品普遍下降,带动上海1到5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了0.7%,其中5月下降了4.9%。
同期重庆和深圳汽车产量分别增加了15.7%和163.5%。两座城市的工业增速分别达到了9.1%(重庆)和12.3%(深圳),跟广州和上海显然是冰火两重天。
中国汽车行业的崛起,是一个重大历史性事件,它将改变全球产业格局。中国汽车将跟当年的日系德系车一样,征战全球。它给产地城市带来的红利,将是史无前例的。
下面这张图,是2023年10大城市的规模以上工业营收。
深圳工业第一城的地位正得到巩固;随着汽车业的崛起,重庆有望在未来几年赶超北京、佛山,冲击工业第四城的位置。
重庆和广州之间的“GDP第四城争夺战”,也将在未来几年延续。
各大城市之间的汽车争夺战,也才刚刚拉开序幕。
大家以前争夺的是国内排名,未来争夺的是世界排名。人工智能+新能源,将把汽车定义为新的、网红级的电子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