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聚也匆匆,散也匆匆。在星纪魅族发布终止自研芯片消息属实之后,引燃了关于吉利和魅族的讨论,也将手机厂商造芯片,汽车厂商造手机的组合再一次推至舆论焦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成本和技术是吉利收购魅族的原因。对于吉利来说,这也是对于"软件定义汽车"的一次试水。但是芯片研发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对于初创团队来说,当芯片业务研发的投资超出财务承受的预期,性价比就会陡然下降。
手机和智能汽车的结合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我国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进退之间
连日来,有关"传星纪魅族应届生入职两周被裁"的消息登上社交平台榜首,相关话题持续引发热议。对此,据多家媒体报道,星纪魅族集团确认终止自主芯片研发业务。至于网传人员等变动相关问题,蓝鲸财经记者试图与星纪魅族进行确认,但截止发稿并未收到相关回复。
事实上,距离星纪魅族成立至今,也不过短短3个月的时间。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3月,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旗下的公司星纪时代与魅族科技集团宣布成立星纪魅族集团,由沈子瑜担任董事长兼CEO。彼时的收购,由于火热的"汽车+手机"的话题,将一度没落的魅族再次拉回大众的视野。
"作为生产国内第一部智能手机的生产者魅族,有着强大的技术背景,这或许是吉利选择收购魅族的原因之一。"有着多年业内经验的手机经销商刘亮告诉蓝鲸财经记者。成立20年的魅族,曾是MP3等个人音响领域的龙头企业,2009魅族M8的横空出世,拉开了国产智能手机时代的帷幕,其Flyme系统也广受好评。
从0到1,魅族做的很成功,但从1到100,魅族却在竞争的浪潮里,渐渐走向了没落。产品的匮乏,外部环境的更迭,使得牺牲品牌效果,抢占市场份额的战略不仅没有救魅族于水火,反而加快了衰退的脚步。
"魅族对于吉利来说,有一定的研发实力,收购成本较低,收购是时长短,低成本是更为重要的原因,这正是吉利需要的,也符合其进军智能手机和汽车相结合的定位。"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在接受蓝鲸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开源节流
当年的信誓旦旦,如今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芯片业务在整个星纪魅族的业务体系里,属于前瞻性业务,这就意味着要想成长和发展,势必需要长周期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但又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回报。此外,当下整个芯片市场都不景气,对于星纪魅族这样的初创团队而言,终止自研芯片实际上是一个理性的决定。"资深产业经济分析师、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告诉蓝鲸财经记者。
在此次星纪魅族公司的回复中,也表示未来的发展将更加聚焦于产品创新和软件用户体验。"星际魅族的选择是一种开源节流,终止自主研发芯片的费用可以大规模减少成本负担,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现金流,集中资源去布局更为优势的业务,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坦言。
放眼整个行业,市场对复杂芯片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华为为例,22008年至2019年的十年里,投入研发费用已超过6000亿元。也正是如此的投入力度,才得以支撑海思芯片稳步前行,勉强跻身国际半导体头部梯队。
对于星纪魅族来说,停止自主研发并非一件坏事,对于吉利来说,短期来说影响也不会很大,要知道,早在星纪时代准备收购魅族之前,就已经开始规划自研Soc芯片。2022年7月,李书福旗下星纪时代就收购了魅族科技,但今年3月,星纪魅族才宣布成立。
"魅族不是李书福第一个选择,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蓝鲸财经记者。"表面上看,两家公司是进行资源整合,但本质上,是吉利对于‘软件定义汽车’的一次试水。"魅族出现之前,吉利曾将智能化发展的任务交给亿卡通。
在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看来,本身就岌岌可危的魅族想要推动吉利在智能化汽车时代的研发进程,本身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突围之路
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的手机市场早已今非昔比,寒意来袭之下,手机厂商们也在苦苦寻求突围之路。星纪魅族之所以在成立之时引起热议,说到底还是将手机和智能汽车进行了结合,而这或许正是手机厂商们寄予希望的新赛道。
一面是焦虑的手机厂商,一面是为芯片惆怅的汽车厂商,手机厂商跨界造"智能汽车",或许是二者的共识。七年前,中兴通讯收购了珠海广通客车,获得造车资质开始,便拉开了手机厂商跨界造车的序幕。随后。不少科技巨头也纷纷入局,如小米、百度等等。
在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执行主席、CCTV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刘兴亮看来,"现代汽车逐渐变得与手机一样智能,尤其在信息娱乐系统、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联网等领域,手机制造商在操作系统、芯片设计、通讯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为其在智能汽车领域提供一定的优势。"
"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小米、华为这样的制造商在智能汽车领域仍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也正在寻求最佳路径。"刘兴亮继续说。"尽管手机和汽车在某些技术上存在共同点,但汽车制造涉及的复杂性、安全性、耐用性等要求与手机大相径庭。此外,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和规模化生产也与手机大相径庭,手机制造商需要投入大量的新资源来适应这些新要求,建立和整合一个新的供应链,并与原有的产业生态进行融合。"
作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手机芯片,高通最新的财报显示,汽车芯片是其唯一正增长的业务,高通汽车芯片业务实现营收4.34亿美元,同比提升13%,即便成绩亮眼,但从短期来看,汽车芯片如今的营收占总收入比重仅为5%左右。
"即便是大势所趋,但并不意味着手机厂商一定要跨界做智能汽车,智能汽车也不一定非要布局智能手机,还是要企业依据自身的资源能力做出基于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考虑。"丁少将坦言。"从长期来看,产业链的分工方式依旧是主流,更加高效,也更符合市场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