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居民理财的资产配置结构发生变化。今年6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首次超越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相关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相继表态“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结合当前A股低估值,有望使公募基金的“蛋糕”进一步做大。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总规模为23.94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6.23%;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总规模为3.75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7.27%。另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显示,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8.35%。
某股份制银行资深宏观分析师向中国经济时报表示,公募基金资产净值首次超越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与多方面的影响有关。其一,投资者对权益资产发展前景和信心持续增强。其二,近年来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净值化转型后,由于宏观经济与市场波动较大,导致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较大,产品吸引力有所下降。其三,反映居民的投资理财偏好发生变化,对基金投资的认可度有所提升。其四,公募基金积极创新产品,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投研能力。他预计,未来银行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均有很大发展空间。这两类资产体系丰富,风险整体适中,而国内偏稳健型投资者占据多数。
植信投资研究院研究员路宜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称,公募基金资产规模首次超越银行理财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公募基金的历史年化收益比银行理财产品更高。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的实现,其不再保本保收益,也会出现净值化波动,可能使投资者遭遇亏损。相比之下,同为净值化产品的公募基金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从历史数据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大多在3%至5%之间,而公募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相对较高。近十年,万得全基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可达到9.6%。
另一方面,公募基金的投资更加多元化。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投资标的为债券,而公募基金的投资标的几乎覆盖了全市场的资产,如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地产、期货、QDII等。在投资者需求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公募基金可满足更多投资者的需求。
从公募基金类型上看,今年6月底,货币市场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和QDII规模较2022年底分别增长9.82%、11.53%、8.86%和9.80%。拉长时间看,相较于2018年6月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总规模增长约1.2倍。
路宜桥分析称,今年以来,在新发行基金中,偏股类基金的发行规模占比较2022年有所提升,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的发行规模占比分别为18.9%和12.8%,而2022年为17.8%和10.5%。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回暖,资本市场在政策支持下有着较好的发展预期,使得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提升。在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凭借着投资多元化的特点,未来可能逐渐拉开与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差距。公募基金投资股市的占比,可能在政策支持、市场信心回升的作用下进一步提升。
“在政策鼓励下,公募基金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中央要求‘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高质量做大公募基金‘蛋糕’是关键,这也可以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我国居民理财方式主要是投资房地产、银行存款及购买理财产品,未来权益类投资的占比有望提升,更多资金会选择定投或买基金等方式寻求保值增值。随着政策引导下逐渐改变“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现象,公募基金赚钱效应的改善,有望吸引更多储蓄资金分流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