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比亚迪的智能化“梦想日”,到底有没有“王炸”?

钛媒体APP7859人阅读

过去一年多,比亚迪开了三场技术发布会,每一次都把比亚迪的“技术品牌”往前推进了一步:

2023年1月6日,仰望品牌暨技术发布会让百万豪车仰望U8、U9 风头无两,能“原地掉头”的易四方技术为比亚迪奠定了新能源时代的技术基底;

4月10日,比亚迪发布云辇系统,作为行业首个新能源专属车身控制系统,补上了比亚迪在车辆底盘上的短板;

8月10日,比亚迪方程豹品牌暨技术发布会,DMO超级混动平台让比亚迪在新能源硬派越野市场出道即头部。

这三场发布会是比亚迪2023年的一个缩影——年销量破300万辆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处于领先。

但另一方面,它们又几乎和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智能化,没有多大关系。尤其是对普通用户而言,最能感知到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比亚迪离头部玩家还有一定距离。这是比亚迪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光环下,一处无法忽视的隐忧。

正如三场技术发布会对比亚迪“技术品牌”的树立,在智能化方面,比亚迪也亟需一剂“强心针”。

于是,1月16日,比亚迪举行“2024梦想日”,揭示其在智能化领域的布局。接下来,比亚迪需要凭借“梦想日”里公布的技术,把“梦想”变为“现实”。

比亚迪的智能化有何特点?

在详细阐述比亚迪的智能化技术之前,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用了近半小时时间表达对“工程师”的致敬。去年,比亚迪在发布会上致敬了一汽、广汽、长城、长安等国内车企,这一次,王传福直接把致敬对象扩大到奔驰、福特等海外车企。

当然,落脚点还是突出比亚迪的工程师文化。

对广大的消费者而言,情怀显然不能当饭吃,比亚迪也明白产品才是硬道理,所以拿出了“璇玑架构”。

璇玑架构集成了易四方、DMO、e平台、云辇、底盘系统、车身系统、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多个智能分系统,由一脑(中央大脑)、两端(云端 AI、车端 AI)、三网(车联网、5G 网、卫星网)、四链(传感链、控制链、数据链、机械链)组成。

比亚迪称,“中央大脑”可兼容多种Soc芯片,还能通过芯片解耦带来算力的扩充,该“中央大脑”由比亚迪自研、自产,未来将搭载 1000T、2000T“舱驾一体”芯片。

其他智能化功能方面,比亚迪还发布了手掌钥匙、转向解耦游戏车,仰望U8全球首发大疆车载无人机等功能。

有趣的是,本以为第一个用车机跑分的会是小米,没想到被比亚迪“捷足先登”了。

比亚迪称,未来将以芯片算力划分智能座舱Dilink的等级。DiLink 100平台跑分在50至100万分之间,DiLink 150平台跑分在100至150万分之间,这两大平台已经在比亚迪各系列车型中搭载,跑分超过250万的DiLink 300平台即将上市。

而在最受关注的高阶智能驾驶方面,比亚迪带来了易四方泊车和全新的DiPilot智能驾驶系统。

前者凭借易四方的四轮独立电机能够以类似“平移”的方式泊进车位,但很显然,只有动力强劲的高端产品线才会搭载这项功能。

DiPilot智能驾驶系统才是比亚迪智能化“下半场”的主力军,功能与华为、小鹏等类似,并且它会出现在更多车型上。比亚迪称,将在20万元以上车型提供高阶智驾选装,30万元以上车型全面标配。

总的来说,比亚迪公布的智能化既有算力、芯片、架构等底层能力,也有城市领航驾驶、手掌解锁、卫星通信等应用层面的功能,用比亚迪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车智能”。

智能化“下半场”,饿狼环伺

2023年,中国车市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价格战,另一方面,小鹏G6和华为加持的问界M7,让高阶智能驾驶在下半年爆火,20万元以上的纯电车如果没有高阶智驾,车企仿佛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了。

去年12月发布的问界M9、极氪007、小米SU7等新车均将高阶智驾作为核心卖点。其中,极氪007将智驾版的最低售价拉低至22.99万元。而同期上市的比亚迪宋L,预售价22万元-28万元,却还是只有基础的驾驶辅助功能。

在竞品纷纷搭载高阶智驾的情况下,宋L的最终售价比其预售价低了三万元,是最近几年比亚迪预售价和正式售价差价最大的一款车型。巨大的差价也从侧面体现出,宋L相比同价位竞品产品力相对较弱,而智驾缺失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智能化的另一个用户最能感知的部分——智能座舱,比亚迪的表现依然差强人意。

一直以来,相比其他传统车企,比亚迪的智能化已经相当优秀,但面对新势力则显得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过去,外界对比亚迪座舱的褒奖之处在于,车机能安装第三方App,车机大屏能上下翻转,语音识别灵敏快速,而时常被诟病的问题在于车机界面设计太古板,车机功能偏少,OTA更新频次低,且极少更新新功能。以至于比亚迪宣传文案中的“终生免费OTA”被调侃为“终生免OTA”。

尽管发布会上公布了许多新功能,但比亚迪依然没有解答这些被诟病已久的问题。

此外,智能座舱的另一大趋势是与智能手机的协同联动。

无论是华为、小米还是领克、蔚来,都已在汽车-手机协同上开发出诸多功能。并且,随着智能汽车是“四个轮子的计算机”逐渐成为行业共识,汽车与手机的协同也被认为是行业趋势。吉利李书福收购魅族、蔚来造手机均是这种思维的产物。

对比亚迪来说,这部分依然是空白,除了一个NFC车钥匙,发布会几乎没有涉及汽车-手机协同的功能。

在手机厂商已经强势进军智能汽车的情况下,比亚迪或许也该考虑做两手准备了。

技术很重要,量产更重要

在智能化领域,比亚迪并不是领跑者,甚至在许多人眼中,相比新势力,比亚迪反而是落后的那个。但就“梦想日”展示出的技术来看,比亚迪确实追上了第一梯队,甚至还探索了某些其他车企未曾涉足的领域。

但技术只是一部分,比技术更重要的,可能是时间。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期货”日渐流行的现实下,高阶智驾、智能底盘等等这些新功能、新技术何时上车才是关键。不少车企都公布了自家的智能驾驶方案,但真正上路的却没有几个。

极氪007的智驾要在今年年中才能初步上线,而强如华为,也两次推迟了其智驾方案ADS 2.0的落地计划,原定“(2023年)年底全国都能开”的目标,被延后至春节前。

竞争对手的一次次“食言”,给了比亚迪机会。

相比其他车企,比亚迪许多车辆零部件都由自身供应,因而在产品更新节奏、供应链稳定,以及功能开发上有着更强的把控性。换句话说,比亚迪更具备大规模量产优势,因而,比亚迪其实并非一定要在智能化上做到行业第一,而只需做到技术上的不落后,再通过大规模量产、上车,便可在这场智能化马拉松中抢占先机。

前两年,在芯片紧缺时期,其他车企只能在产线上等芯片时,比亚迪凭借其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自主供应大规模出货就是一个成功例子。

不过,智能驾驶对供应链垂直整合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主要考验的是车企的研发能力,就发布会上公布的时间来看,比亚迪的上车进度似乎也不容乐观——腾势N7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将在今年一季度上车,而百万豪车仰望U8则需要等到三季度。并且,除了这两款车,比亚迪并未公布其他车型的装车计划。

由此来看,智能驾驶的“难产”或许不是个例,即便是比亚迪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大规模量产。那些一次次的“延期”从侧面也体现出车企们的智驾焦虑——宁愿被骂“画饼”,也不能缺席没有。

对比亚迪来说,年销量300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名号,已经让他拿下了电动化的“上半场”。但决定比亚迪能否成为最后赢家,下半场的“智能化”才是真正的考验。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余承东首次直播忙着给智界问界带货,称华为智驾体验优于特斯拉

界面新闻 浏览 6221

被这些中年妈妈美到了!原来发不过肩,搭配优雅,到老也高级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7692

金一南:激烈博弈后 美国被迫与中国保持"脆弱的平衡"

上观新闻 浏览 46060

CES2024丨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未来?

Autolab 浏览 7984

再掀价格战!上汽大众最高降6万,零跑、蔚来跟进,专家:新能源降价动力更足

时代周报 浏览 9737

美国没走通的关键一步,已被解放军搞定了

浏览 6165

多枚火箭弹飞向以色列 哈马斯发声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6363

将场景化玩到极致 上汽大通多款定制车型亮相

网易汽车 浏览 16358

省级农信社改革再添一例:海南农商银行成立,选择统一法人模式

经济观察报 浏览 7473

ofo戴威二次创业败走美国,咖啡馆仅剩一家

中国企业家杂志 浏览 8177

百万爱马仕被鉴假,她是真豪门还是假名媛?

高能E蓓子 浏览 13689

美联储如期暂停加息 暗示还会再加两次

网易财经 浏览 11383

26岁甜美女星自曝去看妇科被男医生骚扰!直呼:超想吐、超可怕

文艺圈娱乐号 浏览 8323

马斯克称xAI本周将开源Grok大模型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6295

智界S7交付困难,另有隐情?不是产能不足,而是有人“使绊子”?

小李车评李建红 浏览 7795

世界唯一虎狮虎兽度过生命危险期,已经可以大口吃肉

趣看热点 浏览 21167

多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年内公募新发呈现头部集中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10912

生育率急剧下降 韩幼儿园变养老院

环球时报国际 浏览 7576

上周国务院两次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两部委迎最年轻副部

上观新闻 浏览 66391

还记得这个名场面吗?科林斯断头台砸扣MVP恩比德

直播吧 浏览 10677

张小泉亮起“黄色警报”

斑马消费 浏览 8167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