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乌媒民调:乌军总司令若参加总统选举 泽连斯基将落败

每日经济新闻65030人阅读

据参考消息援引《乌克兰真理报》网站12月18日报道,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11月29日至12月9日的最新民调显示,乌克兰民众对总统泽连斯基的信任率已从2022年12月的84%降至2023年12月的62%,而对乌克兰军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的信任度则升至88%。

有分析指出,乌克兰民众对乌军的信任水平继续保持绝对高位。泽连斯基的支持率显著下降,但整体来看,对其保持信任的民众仍然占多数。


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合影 外媒报道截图

近期有消息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扎卢日内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外界有分析称,由于扎卢日内受到乌民众欢迎,泽连斯基也将其视为政治上的竞争对手,乌政坛或正在酝酿一场“危机”。

此外,近期发生的扎卢日内助理被“生日礼物”炸死、扎卢日内办公场所及工作人员遭窃听等事件也引发了诸多猜疑,被认为可能与乌克兰高层矛盾有关。

据了解,当地时间12月18日,乌克兰军方证实,在乌军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内及其他军事官员的办公场所发现了窃听器。目前暂不清楚这些窃听器是谁安置的,也不知道哪些内容被窃听。目前,乌克兰安全局已对此事展开立案调查。


外媒报道称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遭到窃听

今年秋季以来,乌克兰媒体和西方媒体不断曝出乌总统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之间有矛盾。

此前,扎卢日内曾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承认,乌克兰冲突已陷入僵局,乌军将无法在前线取得突破。基辅市长克利奇科随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附和了扎卢日内的观点,称“他说的是实话,但人们有时并不想听到真相”。

乌总统办公室随后公开批评了扎卢日内的这一言论。

还有报道称,泽连斯基曾警告扎卢日内不要参与政治,称军方高官“表现得像政治家”会破坏国家团结,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外媒称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

有乌克兰媒体报道称,扎卢日内的言论让乌克兰政界开始猜测他本人是否有意参选总统。还有乌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扎卢日内可能会辞职。

而《乌克兰真理报》本月早些时候报道称,一项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如果扎卢日内未来参加总统选举,泽连斯基将在第二轮投票中输给扎卢日内。

延伸阅读:

媒体:泽连斯基默认炸毁北溪管道 借此打击乌军总司令


图为“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被炸

直新闻:对于美国《华盛顿邮报》独家披露乌克兰军方与情报部门策划并实施了炸毁“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事件,你做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觉得,《华盛顿邮报》的这篇报道,揭露了“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被炸事件背后令人匪夷所思的复杂国际政治博弈背景与博弈心态。

根据报道,很显然过去一年多以来,美国不仅一直知道“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被炸事件是乌克兰有关方面干的,而且早在乌克兰方面采取行动之前的三个月,美国就知道了这一行动的详细方案,并早已将其通报给了德国方面。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美国没有采取强而有力的行动阻止乌克兰这样做,同时直接受害方德国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保护“北溪2号”,而且事后他们还共同隐瞒了这个秘密长达一年之久,甚至还污蔑这是俄罗斯人干的。如果报道可信,这就意味着,不仅美国、欧盟甚至是事件的直接受害方德国政府,都是“乐于见到”这件事情发生的,甚至是对乌克兰给予了纵容与包庇。

我认为,美方这样做,一是为了进一步切断欧盟跟俄罗斯藕断丝连的关系,让欧盟进一步毫无顾忌地倒向自己,二是想用美国的天然气出口来取代俄罗斯的并占领欧盟市场。而欧盟其实也想彻底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但是由于害怕民间的反弹声浪,于是就默认了乌克兰方面炸毁“北溪2号”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在此时允许《华盛顿邮报》独家披露这一重磅消息,不排除是为了撇清自己的责任,因为这一年多以来,外界包括美国舆论一直在质疑是拜登政府策划并实施了炸毁“北溪2号”的行动。


图为“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

直新闻:《华盛顿邮报》还详细披露了乌克兰内部策划和实施炸毁“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具体情况。对此,你又做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还是那句话,魔鬼藏在细节中。我们来看这篇报道中的几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乌克兰特工策划并实施了这一行动方案时,不仅有名有姓,有详细到无法辩驳的细节与情节,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跟早前乌克兰方面屡屡辟谣并指责这是在栽赃陷害相反,这一次泽连斯基政府选择了沉默。我认为,这里的沉默,可以解读为默认,它反证了这篇报道的可信性。

第二,《华盛顿邮报》还特别指出,在此次行动中发挥了“核心作用”的,是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上校切尔文斯基,切尔文斯基听命于乌克兰少将哈努什查克,哈努什查克少将则直接听命于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也就是说,在这件事情中,扎卢日内被抛出来了,他是卷入这起事件的乌克兰方面的最高指挥官。那么联系到早前扎卢日内罕见地对外透露俄乌战事已经陷入了胶着状态,并因此而引起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强烈不满与反弹,以及乌克兰国会正在发动议案要罢免扎卢日内,再加上这次对外爆料的居然包括了乌克兰政府的匿名官员,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这背后涉及到了乌克兰内部高层官员之间的激烈权力斗争。或者说,正是出于内部权力斗争的需要,为了打击扎卢日内,炸毁“北溪2号”的丑闻才得以曝光。

第三,报道反复强调了,这件事情是由扎卢日内为首的一小撮人干的,与总统泽连斯基无关,甚至泽连斯基自始至终都被蒙在了鼓里。我认为,这是典型的切割与设置防火墙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这件事情的负面影响无限扩大,并最终影响到泽连斯基总统与整个乌克兰政府的形象,尤其是避免将来乌克兰政府会被追究责任。


乌军方与情报部门策划实施炸毁北溪管道,图为乌克兰国旗

直新闻:那在你看来,《华盛顿邮报》报道乌克兰军方与情报部门策划并实施了炸毁“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事件,最终会影响到美乌与欧乌关系尤其是会影响到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吗?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注意到,有评论认为,《华盛顿邮报》的这篇报道,将极大损害乌克兰的国际形象,改变西方民众对俄乌战事及乌克兰的看法,削弱其对乌克兰的支持意愿,并最终加速战争的结束。甚至是改变俄乌战事的所谓分水岭事件。

我认为,这种看法纯粹是想多了。首先,根据报道,美国、欧盟甚至是德国一早就知道这是乌克兰方面干的。然而,过去一年多以来,美国与欧盟并没有因此而终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甚至还在不断地加码。拜登政府已经提出了一份高达600多亿美元的对乌援助计划,甚至为了迫使国会通过这一计划,还将对乌援助与对以色列的援助捆绑打包起来了。同时德国也宣布,明年会将把对乌援助增加一倍提升到80亿欧元。

其次,美国与欧盟选择在事隔一年之后,才将这一丑闻透露给媒体,并且小心翼翼地将这件事情跟泽连斯基总统以及乌克兰政府做了切割,其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事态的发展,避免其冲击到西方的对乌军事援助计划。那么还有就是,在这件事情曝光之后,无论是“世界警察”美国,还是遭受断气之苦的欧盟,甚至是“北溪2号”的大股东德国,都没有流露出任何想要追究乌克兰责任的意思,甚至连一句对乌克兰的谴责与批评都没有。

这样做,不排除是出于“大局”与“小节”之间关系的考虑。美国与欧盟认为,支持乌克兰在战场上打败甚至是拖垮俄罗斯,才是重塑世界秩序确保欧美长久安全的头等大事,而相比较起来,乌克兰炸毁“北溪2号”则是属于无伤大雅的“小节”。不仅如此,美国与欧盟甚至会认为,乌克兰炸毁“北溪2号”有助于他们实现“在战场上打败甚至是拖垮俄罗斯”这一所谓的大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西班牙诞生世界首个带新冠抗体婴儿,母亲在怀孕3月时已接种疫苗

趣看热点 浏览 23077

限时权益价17.9万起 2025款极氪X来了

网易汽车 浏览 8333

拜登指示美军袭击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目标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 9854

被传与男顶流复合 周扬青无奈回应强调爱自己

网易娱乐 浏览 17309

官方:中国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 卖出了"土"的价格

澎湃新闻 浏览 24302

热火G3惨败掘金!仅靠巴特勒,阿德巴约喜忧参半,2射+洛瑞全崩

篮球资讯达人 浏览 14011

这是想扎心❓C罗ins最新动态评论区被梅西拿金球&世界杯动图刷屏

直播吧 浏览 10929

你不知道的《城市猎人》幕后冷知识_是王晶与成龙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合作

趣看热点 浏览 23808

中国最神秘千亿独角兽,难解「砍一刀」

豹变 浏览 17003

黄金大牛市突至:有人变现几百万

经济观察报 浏览 9686

全新设计语言/展车3月到店 领克07 EM-P全球首秀

网易汽车 浏览 9614

40岁女人更要会穿搭,4种半裙搭配思路简单又耐看

Yuki时尚酱 浏览 13849

拉姆:相信诺伊尔能找回状态,他和穆勒依然能帮助任何球队

直播吧 浏览 13567

券商研究所所长加盟百亿私募!

中国基金报 浏览 8280

麻省理工学院发明防篡改 ID 标签:成本低、尺寸小、防伪强

IT之家 浏览 9669

日赚超1.16亿元!宁德时代预计去年净利同比增长逾三成

澎湃新闻 浏览 9844

详解自由球员签约:火箭6400万空间成最大买家 7队预计交奢侈税

罗说NBA 浏览 13115

开春还是“针织衫”最吃香!温柔舒适,40+女人穿上很显气质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8555

刘梓晨近况曝光!依旧炫富疑有新恋情,拍照扭成蛇精,被骂很做作

文艺圈娱乐号 浏览 10473

710km续航的中大型纯电轿车,只要15.99万元,真香!

快车报 浏览 9634

广州一中学发现125座古墓,时间跨度超过千年

趣看热点 浏览 23098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