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媒体:拜登和耶伦近期轮番对中国经济动向发表偏颇言论

直新闻66032人阅读


赖清德

直新闻:赖清德这次低调“过境”窜美,反映了美国以及台湾方面怎样的矛盾心态?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庚欣:这次赖清德“过境”美国纽约,表现为两个低调,一个是赖清德的低调,一个是美国的低调。当然,美国的低调是主导。这表明了美国正在“以台制华”和“与华共舞”之间左右为难的矛盾心态。其实,美国一直存在这种矛盾,最近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但又起落不定,就更使得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表现出“进退失据”的窘境:既要和中国缓和事态、缓和关系,又要继续“以台制华”;既要在台海挑拨离间、牵制中国,又想避免台海发生真正的重大危机和风险。这种矛盾心态,决定了美国在安排赖清德“过境”时的矛盾举动。

同时,受制于美国的低调,台湾当局即赖清德也不得不表现得比较“低调”。这种低调实际上是表明“台独”正在弱化成为一个“有限的麻烦制造者”。赖清德鼓吹“台独”的一些陈词滥调,并没有什么新意,在陈水扁甚至李登辉之前就有这些说辞,这不过是对两岸关系暂时存在的政治现实困境的一种错误解读而已。其实,两岸本来就是“一体”的事实,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客观存在的两岸血缘、文化、历史关系上,特别是近代以来两岸互动的现实过程,以及最近十几年两岸逐渐形成的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关系结构,包括双边特殊经贸关系优惠机制,当然还有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和共识,两岸一体、一个中国,已经成为今天国际社会基本秩序的重要共识,这些都使得赖清德的那些陈词滥调不攻自破,根本不值一驳。这也是他不能不低调的政治原因之一,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

同时,由于两岸关系的综合力量差距越来越大,中美关系的变化越来越多,以及岛内各种政治力量互动和操作越来越复杂,就使得台湾,特别是民进党当局现在“棋子”的这种既荒腔走板、自取其辱,又弱势日显的特征,显得特别突出,已经使得岛内包括选举等元素,在中美互动与两岸互动之间作用,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因为已经丧失自主性的台湾特别是民进党当局,已经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立场、身份定位和利益诉求,已经彻底矮化,走向主动充当美国棋子的方向。这样,他只能听凭中美互动的大势所定,全无什么自主可言。连惹是生非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一个“有限的麻烦制造者“的定位了。本来在台湾问题上,还有“大两岸”即中美关系和“小两岸”即台海两岸关系之分,现在则因为台湾过于自我弱化、自我矮化,就使得大两岸即中美的互动,已经几乎成为了绝对的主体,台湾岛内包括选举以及参选人言行的因素,已经越来越弱化,并且走向极端碎片、极端缺乏建设性的方向。这也是这次赖清德“过境”美国所表现出的真实背景。


中美国旗

直新闻:最近中美涉台博弈不仅分量加重,而且变得更复杂微妙,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庚欣: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分量加重,是表明今天中美互动中,美国制约中国的工具越来越少,有黔驴技穷的感觉。因为从贸易制裁、科技壁垒、“脱钩断链”到阵营对抗等,都难以见效,美国只得祭出对美风险也很大的“台湾牌”,但多年实践已证明,中国政府的台湾政策非常成熟,美国这张牌打得也不顺利。特别是随着近来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于是出现了美方在涉台问题上的微妙调整。比如极力表示愿与中国军方进行接触,明确表示希望避免台海出现风险;对赖清德“过境”等采取较低调的处理;对美国国会议员对台动作也有所约束等。这些都表明,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的核心,但并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的核心,不是中美必然走向冲突的“死穴”,也不是中美关系困局的根本症结。

王毅外长明确指出,中美关系之所以陷入建交以来的最低谷,它的根源或者它的主要病根,就在于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制定了错误的对华政策。我很赞同,高度赞赏这个准确的概括。中美关系有很多问题,如涉台、南海、科技打压等等,但最根本的问题是中美之间到底是敌人还是朋友?中美究竟如何认知对方,并依此建立正确的相处之道,这是根本的问题所在。在这个问题上出现错误认知,政策就会偏差,一个小小的“气球”也会惹出天大的麻烦。而1972年中美当时还没有建交,还在冷战对峙之际,但由于中美领导人正确认定中美关系就能“化敌为友”,那么像台湾问题等也都会找到相对妥善的处理办法。

其实,美国在对台政策上一直有两面性,这种现象具有深厚、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的动因背景,而且还不断处于变化波动之中。1972年中美破冰,但联合国涉台博弈,美国依然故我;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出台“与台湾关系法”;1982年“817公报”发表,美国也对台提出了所谓“六项保证”。但是,所有这些干扰,都没有影响中国政府“咬定青山”“构建中美正确相处之道”的决心,都没有阻挡中美关系的迅猛发展。同时,两岸关系也在经历了李登辉、陈水扁时期的急流险滩,在2008年后逐渐实现了“两岸和平发展新格局”,这个积极的发展进程,不仅有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也有来自美方的“积极作用”。正如2012年4月,时任国台办主任的王毅访问美国,会见时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即美国现任驻华大使,王毅当时强调:“中方希望美方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期待中美共同努力,使台湾问题真正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积极因素,而不是消极因素;真正成为合作的因素,而不是摩擦的因素;真正成为增进战略互信的因素,而不是导致战略互不信任的因素。”可见,只要把握中美根本症结,就能掌握中美涉台博弈的主导权,十年前可以做到的事情,今后我们也可以争取做到。


耶伦

直新闻:美国总统拜登和财长耶伦,近期轮番对中国经济的动向发表了一些偏颇的言论,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庚欣:这其实是美国官方的真情流露。几十年来,关于“中国崩溃”、“中国风险”等论调,一直是和“中国威胁”、“中国最大强敌”等观点同时并存。但是,中国还是中国,中国就是在这些闲言碎语、纷纷扰扰之中不断发展,中美关系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熟。不过,这次耶伦和拜登的担忧,我觉得可能也是反映了中美特别是在经济上,已经成为了“合作发展共同体”,美国对中国经济既防范担心、又重视依赖的真实心态。

事实上,中美是连续多年的国别最大贸易伙伴。无论特朗普的“制裁”,还是拜登的“去风险”,或是疫情干扰、俄乌冲突影响等,都不能减弱中美双边经贸额居高不下、不断增长的势头,中国经济一咳嗽,美国经济就会感冒。中国经济动向与美国的国计民生,已经息息相关,无论是体量还是结构上,已经具有了一种不可替代性。而且中美之间的共同体关系,并非仅仅限于贸易额那么简单。在宏观政策,比如财政、产业、债务、税务、货币等等,这些宏观政策的协调,一直是中美两国重要的共识与合作行动,这更是难以替代的。有人开玩笑,中美是论经济“一个锅里吃饭”,谈政治“放下筷子骂娘”。这虽然是一种不协调、不均衡的“政冷经热”现象,但也表明了中美虽然有很多政治上的认知分歧和利益纠葛,但经济上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必不可少,分工链、价值链的互动密不可分,宏观政策上的协调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力量相对均衡、利益紧密依存、风险高度共有的三位一体结构,是今天中美关系的客观现实,也是最近中国经济略有波动时,美方高度关注的主要原因。

作者丨庚欣,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更快更省钱!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神行超充电池硬刚比亚迪

澎湃新闻 浏览 9487

长沙湘雅三医院9名医务人员联名举报科主任 院方回应

澎湃新闻 浏览 58932

印度人口超过中国,但未必能复制“人口红利”之路

上观新闻 浏览 11855

王祖贤现身加拿大码头被偶遇,面无表情发福不少

盖饭娱乐官方号 浏览 10445

澳媒:美国剥夺了澳方主权 下一场战争或是针对中国

环球网资讯 浏览 9903

刘亦菲晒新照:墨镜长发气质佳,大长腿好抢眼!

笑猫说说 浏览 11115

五角大楼语焉不详 美防长“隐瞒住院”原因成谜

环球网资讯 浏览 8004

国安小将乃比江发文庆祝进球:感谢一直支持我的你们 时刻准备着

直播吧 浏览 10684

中俄南非今天开启海上联演 中方参演兵力有亮点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4234

俄将量产新型“钻机”滑翔炸弹

参考消息 浏览 7813

欧洲高官频频访乌许援助 俄方回应:口头承诺

环球网资讯 浏览 7695

周鸿祎参加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小规模”的大模型是未来发展趋势

证券市场红周刊 浏览 10660

失联中国芭蕾舞女演员已找到 驻汉堡总领馆通报

界面新闻 浏览 46978

欧盟《数字服务法》正式生效,社交媒体平台忙着改算法推荐

澎湃新闻 浏览 9645

恭喜!奚梦瑶成赌王四房代言人,新船下水掷瓶,四太满脸宠溺!

缘木不求娱 浏览 7605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000万辆

工信微报 浏览 10847

56岁郑伊健发福憔悴认不出,妻子蒙嘉慧定居日本

不八卦会死星人 浏览 8964

2023年十大烂剧 王志文一人占俩?

盖饭人物 浏览 12235

开年首周88只基金换将 过去三年基金经理变更频繁

证券时报 浏览 7994

热巴恋情翻车!工作室遭攻击好友被骚扰

萌神木木 浏览 10778

新能源车销售月薪多少?蔚来理想亮了,比亚迪笑了

汽车公社 浏览 7990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